新浪财经

机构参与定向增发不再一窝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07:1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大盘调整考验投行选秀眼力机构参与定向增发不再一窝蜂

  证券时报记者 邬敏

  资金一窝蜂争抢定向增发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机构弃劣择优有选择性地参与定向增发。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市场渐趋理性的一种表现,今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际遇分化的情况将越来越明显,这也意味着对机构判断力高低的考验。

  定向增发逐渐体现资源配置功能

  近期,一上市公司准备实施定向增发,委托某券商做增发前的预沟通,但在与机构投资者的沟通中,该次增发遭受冷遇。

  资料显示,该上市公司属电子行业,企业规模不大,但近年业绩一直保持盈利。今年10月下旬,中国

证监会核准其非公开发现
股票
的申请。

  “这个企业不差,但是所属的行业不是很好,电子产品更新太快,企业前景不好把握。”某机构投资者的负责人指出,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他们谢绝了上述券商的预约购买邀请。

  但对于此前不久实施定向增发的海通证券,该机构则是争着认购而未得,“我们会倾向选择投资好行业、大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经营相对透明,行业前景和公司业绩比较容易预测。”

  某券商一位投行人士指出,定向增发冷热不均,机构投资者不再是一窝蜂上,资金倾向流入前景向好的行业,这说明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正在发挥作用,是市场渐趋理性的表现。

  定向增发市场分化考验券商投行

  上述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与海通证券的定向增发,遭遇一冷一热的不同市场反应,其中亦不乏价格因素的作用。计算显示,在预约销售的时候,海通证券的增发价格与正股间有50%左右的价差空间,而上述电子类上市公司的这一价差仅为20%,显然,前者对于投资者更有吸引力。

  由于定向增发的锁定期至少在一年以上,目前很多机构对于一年以后市场的整体走势信心不足,所以,定向增发价与当前股价的价差,会成为机构投资者投资与否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据业内人士指出,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大盘一路上行,这种形势下的定向增发大多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一旦大盘进入调整震荡,定向增发就会变成一件考验券商投行判断力的买卖。

  “等到增发方案报上去,要发的时候才发现发行风险,那就晚了。”一位保荐人代表指出,目前的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有不甚完善的地方,其参考的是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股价,如果遇上市场下跌,到增发实施的时候,就会使增发价格显得偏高。

  目前,保荐人代表在接单定向增发的时候都会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综合考虑上市公司及其所在的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大市走势,证券公司在这方面也会有风险控制环节,如果认为风险较大,就会放弃接单。

  市场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券商投行应该更多地发挥专业水平和销售渠道优势,为市场选择和推荐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