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下岗工到百万富翁 小散两年获10倍收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6:13 和讯网-红周刊

  既没有做波段,也没有抓住金融、有色、地产这些热门股,1个本金不到10万元的小散户是怎样在两年时间内获得10倍收益的?

  应健中

  两年前我认识金建梁的时候,他还是股市中典型的小散户, 是在屡次下岗、屡次职场上碰壁后,迫不得已才“投奔”股市的。那时,他的本金还不到 10 万元。

  当时,我听说他的遭遇后,心里还挺纳闷的:一个大男人,就靠着区区几万块钱, 能通过股市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吗?可最近听朋友说,在这轮大牛市中, 金建梁踏准了节奏, 在两年时间中将自己微薄的几万元钱翻到了 100 万, 以实际行动通过股市拥有了财产性收入。 惊诧之余,我深感敬佩,于是约金建梁一聊, 听他讲述了自己平凡而又动人的真实故事。

  两度下岗 被迫下海

  金建梁是 74 届中学毕业生,在那个“停课闹革命”的年代,中学毕业只有两个去向,如果进工厂,那么他的弟弟就要去农村; 如果他去农村,他的弟弟就可以去工矿。憨厚的金建梁选择了去农村,将进工厂的机会留给了弟弟。

  在农村“战天斗地”了几年后,金建梁回城, 被分配到上海第一丝织厂,成为了一名工人。为了弥补知识的不足,他白天当工人,晚上进虹口区业余大学学习在当时属于很热门的“电脑信息”专业。 好不容易大专毕业了,文凭到手了,但英雄却没有了用武之地———金建梁所在的第一丝织厂倒闭了。

  金建梁第一次尝到了下岗的味道。 在当年, 下岗是件很恐怖的事儿。金建梁顿时感到六神无主:自己还年轻,往后的大半辈子怎么过?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一个大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倒啊!他把希望寄托在再找工作上。

  经过努力,金建梁又上岗了,来到上海玻璃厂当上了工人。 可是好景不长,玻璃厂也“摇摇欲坠”了,这下金建梁彻底醒悟了过来。 由于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企业倒闭, 心理承受能力比其他人要强些。 在工厂将倒未倒之时,金建梁花 6500 元买了一辆“幸福牌”摩托车,干起了摩托车载客的营生。

  在上世纪 80 年代,摩托车载客生意还是比较好做的, 一天下来基本上有 100 元的收入。 虽说听上去看起来,这摩托车载客不像个“合法生意”,可是,横竖当时法律既没规定摩托车不能载客, 也没规定能载客,只是市场有这个需求,行业也就应需而生。 当时的金建梁已经顾不上这生意是否“合法”,是否体面了,管它呢!两度下岗,改革开放的成果没分享到, 却承受了两次产业调整的痛苦,金建梁变得格外实际。男子汉养家糊口天经地义!就这样,从小唱着《国际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长大的金建梁懂得了自我谋生的道理, 一个人只有靠自己,才能赢得生存机会。

  现在金建梁说起这段摩托车载客的经历还有点心有余悸,“毕竟摩托车是‘肉包铁’,太危险了,而且休息日生意不好,不能做,刮风下雨不能做, 还经常要提防警察叔叔的查处, 再加上后来道路上不断限制摩托车行驶,所以慢慢地,就只好不做了”。

  老金说,现在大家总说“第一桶金” 啥的, 他所谓的人生 “第一桶金”, 说来寒碜, 其实哪里是什么“金”呢,不过是靠摩托车载客赚些养家糊口的钱而已。 后来摩托车涨价了,生意虽然不做了,但卖掉还能赚钱, 加上那时摩托车牌照能转

汽车牌照,一个牌照就值 3 万多元,所以啊,当时还是“赚得非常开心的”。现在回过头来说, 这哪里叫什么
理财
哟,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

  “任何生意没人做的时候,你去做了就赚钱了;等大家都来做了,就没钱赚了”———这是金建梁做摩托车载客生意悟出的道理。

  载客生意停了以后, 金建梁出去打工,送过快递,也推销过美国强生公司的血糖仪,收入不多,但还凑合。 终于有一天,金建梁想明白了,如果总是这样做下去,平平庸庸,吃不好也饿不死,就这样,金建梁想到了做股票。

  一点甜头 改变一生

  金建梁早在 1992 年就动过心思买股票认购证, 由于爱人反对没有动手。老金属于典型的上海男人,比较听老婆的话。我问老金,财富就这样与你失之交臂,后悔吗? 他说:不后悔, 家庭的安定团结比赚钱更重要。

  老金初尝炒股滋味的时候已是997 年, 照这么一个入市年头来看,老金还算得上是老股民了。说起来, 老金的入市冲动还源于老母亲的启发。 老金的母亲是个资格更老的老股民,几年做下来,算算总账还是挣的,尽管只是每年赚点小菜钱。老金想,老娘那么大年龄还能赚钱,凭我这脑子还不能赚钱? 老金在第一只股票上的投资是 1 万元, 几天后赚了 1000 多元,这可把他给乐坏了。 1000 元! 摩托车载客一车一车不知要拉多少回呢!

  接下来,老金拿了 3 万元,买了当时著名的蓝筹股四川长虹,20 元买进的,涨到 60 元没抛,这期间长虹股价像坐电梯一样,上上下下,老金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 直到长虹从高位跌下来,跌到 30 元附近他才一狠心将其全部清仓, 虽然纸面富贵大大缩水,但还是赚了不少。老金说,通过这一把行情,他也悟出了一些做股票的道理。

  从此以后,老金痴迷上了股票,走上了一条以做股票为个人 “主营业务”的道路,不再风里来雨里去地打工。 我问老金,1997 年入市的股民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刚见着一个牛市的背影,行情就陷入了低迷。虽然 1999 年“5•19”后赶上一波热闹,可是还没回过神来呢, 就结结实实地撞上了近 5 年的大熊市, 那你这么一个轮回下来, 在股票投资上是赚还是赔呢? 老金说总体上还是赚的,否则的话,难以养家糊口,也难以在市场上熬到现在。

  三大战役 十倍收益

  在两年前股市熊市最低迷的时候,金建梁一直在为 10 万元而奋斗着, 但个人股票账户上的市值一会儿超出 10 万,一会儿又低于 10 万,要想稳稳地站上 10 万还真是费力。他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 这两年来中国股市的大牛市, 给他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翻身机会, 使个人的股票市值站到了 100 万临界线上。

  虽说在这两年的大牛市中,一些机构和个人大户翻 10 倍的并不少见,但对于普通小散户,这样的成功还是非常罕见的。 而且最让人叹服的是,老金告诉我,在指数 1000点到 6000 点的两年时间中,他只做了 3 只股票。

  第一只就是在 1000 点时满仓持有了 ST 大元(现在的大元股份),当时所谓的满仓, 也就是在 2.50 元左右买了4万股。老金说当时买这只股票, 是看上了它的资产重组题材。这只股票老金在手中拿了1年多,赚了1倍半时“走掉的”,走的时候上证指数创出了 2300点新高,眼见 2245点的熊市大山就那么被牛蹄踏翻,老金心里有点抖忽,决定“先出来看看再说”。这时,老金的资金卡上的资金余额已是将近25万了。

  在“牛市第一战役”打完两个多月后,老金看看行情强劲,于是一扎猛子,又进了股市了。这次他选择了满仓持有物华股份,3.30 元左右进去,到今年 5 月份 9 元左右清仓时,他的账上资金已经达到了 70 万左右。这是金建梁的“牛市第二战役”。

  今年的“5•30”以后,但凡是个股民的, 都对调控政策是否会继续出台心有余悸, 老金也吃不准。 他说,看不清就不做。

  就这样,又“观察了两个多月”,到 8 月份,老金认为自己看清了,原来牛市的趋势没变啊! 于是, 他以5 元左右的价格全部买进天富热电,一直持有至今。 以天富热电 10月份最高 46 元、目前 30 多元的价位看, 金建梁的身价始终在 100 万元上下波动, 股价一跌变 90 几万了,一涨又成百万富翁了。我对他感慨道,人生哪,赚第一个 100 万是最难的!他愣了一下,突然说:“你这话太对了!我现在就是一个‘临界百万富翁’哪! ”

  炒股五律 守成为上

  我问金建梁:“你在股市中也有0 年了,熬过熊市,分享过牛市,从0 年前 2 万-3 万元起家做到了如今的百万,自己有哪些感悟呢? ”老金娓娓道来, 给我说了一大通这么多年“熬炼”出来的股票经:

  一是看好一只股票慢慢买进,在跌势中买进,越跌越买,买到满仓为止,选股票很重要,宁可放弃 99次诱惑,也要抓住一次机会。买股票要有耐心,只在跌势中买,涨上去了就不要再跟进了。 买股票要花大量时间,而卖出股票则要果断,决不能拖泥带水。

  二是减少操作, 一年中做一两个波段,平时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看书、看报,研究上市公司报表。 老金说, 再熊的股市也会有一两个波段可以操作。天天看盘,容易将人看傻,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一年中只要做一两波行情, 完全可以实现超过银行存款的收益,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就知足了。

  三是多交朋友, 以股会友,参加股市沙龙,多吸收市场信息。 老金参加的是“大老李投资俱乐部”,正是与股友的多多交流, 互相鼓励,才能在市场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来,不仅熬过了熊市最痛苦的那段时期,而且受益匪浅。 特别是在两年前市场跌得昏天黑地时,指数跌破1000 点时, 俱乐部的成员全部冲进了股市。 老金说,在股市中多一个朋友, 就可以多一点思路,特别是在熊市, 大家相互鼓励,抱团取暖,这是很重要的,否则的话,心理容易崩溃。

  四是只做一只股票, 不做投资组合。老金说,投资组合是基金和那些超级大户的事,咱就这点小钱,一笔买卖就可以在股市中进出了,何必分散投资呢? 分散投资其实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

  五是夫妻不能同炒股票。 对于这一点老金感慨良多。“以前我妻子也做过股票,后来发现这样不行。涨了怪对方没买进, 跌了怪对方为啥不抛出,意见根本没法统一。后来大家分工明确, 我老婆认认真真做好她的工程师工作, 她的收入是我们家的‘营业内收入’,作为家里日常开销; 而我管着家里的 ‘营业外收入’,也就是负责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 我现在手中的东西可以说是家中的优质资产, 这样家庭生活过得既殷实又融洽,何乐而不为呢! ”

  我问老金, 难道你打算在炒股这个行当中一直这样做下去了? 老金说再过几年,他办的“协保”就可以转成退休了,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找到一份比做股票更好的工作。 现在他每天要看很多东西, 既长知识又充实精神生活, 只要有一颗平常之心, 每年使个人资产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10 年的股市生涯,我经历了大熊市和大牛市, 特别是这轮大牛市使大家都感受到了在股市中赚钱不能光凭勇气, 更要凭智慧。 在4000 点以下买进的任何股票都能赚钱;而在4000 点以上个股走势就开始分化了,机会依然多多,但风险也加大了。 ”老金叹道。

  “到100 万了,接下来目标是什么? 是1000 万么? ”我问。

  老金想了想, 回答道:“这还顾不上想呢。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将100 万保住, 赚第一个 100 万真是太难太难了! ”

  衷心祝愿老金好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