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直通车开通可能等待汇改进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13:48 经济观察报

  袁朝晖

  “港股直通车需要暂时缓下来,”消息人士透露,“港股直通车可能最快要等到明年了,前提是各方协调、沟通好、同时不排除在年底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后再操作的可能性。”

  同时,“新的港股直通车也许要设置门槛、设置一定的监管手段,这些需要进一步协商,”另一位知情人士也说,“而人民币的改革步伐将先于港股直通车的推出。”

  与此同时,作为合法的海外投资渠道,QDII还要进一步加速。上周,平安集团和华泰财险拿到投资香港H股、红筹股的批文,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保险QDII投资已全面放行,QDII业务的竞争者队伍进一步扩大。鉴于目前的牛市格局,众多投行认为,QDII投资继续看多。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QDII与港股直通车,取舍之间似乎都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

  暂缓背后

  港股直通车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暂缓了。

  8月20日,国家外管局公布试点方案,随后各个部委和监管当局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直通车方案的可行性、可控性进行了考察和论证,其结果却是一直没有下文。

  本报得悉,各方态度却并不一致。争论的焦点却并非推行与否,而是究竟应该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多大规模和门槛推出。显然,对于最初国家外管局出台的方案,各方均有所保留。

  其实,在政策推出之时,就有不同的声音,证监会和

银监会官员公开表示了该政策可能导致巨额资金流出国内股市和银行的担忧。

  而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的飚升更让这种担忧化为事实。

  由于港股直通车的预期,香港市场大幅上扬,当前港股的市盈率已高于20倍,市场人士担心,若立即开通港股直通车,必然会将股市再次推高,对股市的影响并不健康。

  而香港有关机构更认为,在港股直通车预期下,很多外资机构已经纷纷进入香港股市,故资金相当过剩,若马上开通港股直通车,再有资金涌入,恐对联席

汇率也会带来冲击。

  推迟“港股直通车”也有对社会问题的考虑,港股直通车的举措已推动香港股市在数月内大涨35%,这也意味着更高的波动性,和随后可能出现的股价暴跌。

  不过,“港股直通车”开通,也许会分流内地股市资金;而“港股直通车”暂未开通,又会影响香港股市走势,从而影响内地股市的估值水平,这种矛盾已经在凸现。

  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港股直通的效果关键是引导预期。实际上,香港股票市场的市值约3万亿美元,远远大于QDII及直通车可能投资到香港的金额,所以开通港股直通车及鼓励对外投资并不是问题的源头。“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其在资本流出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进程。同时,也可以探讨其他形式的直接投资于海外市场的办法,比如证券交易所联网,存托凭证等等,给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海外市场的机会。”

  由于港股直通车的暂缓,很多前期有投资意向的个人投资者已经纷纷把资金转移回A股,而很多通过炒作香港市场,特别是通过炒作权证而获利颇多的个人也纷纷将资金抽回。

  香港方面普遍认为,内地经济过热,主要是由于大约5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资金导致的,此外,每月增加超过2000亿元的存款和国外资金汇入。在“港股直通车”政策大规模实施后,一定数量上的资金流出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内地的流动性过剩局面。

  QDII做多

  港股直通车暂缓,但QDII还在发展。

  日前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平安保险与华泰保险投资于香港H股与红筹股,保险QDII得以正式出海。据测算,理论上两家公司有100亿元新增保险资金可直接“出海”。而随着平安集团和华泰财险率先拿到投资香港H股、红筹股的批文,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保险QDII投资已全面放行,QDII业务的竞争者队伍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QDII产品的获批总额度达421.7亿美元,其中21家商业银行获得代客境外

理财投资购汇额度161亿美元,5家基金公司获得境外投资额度195亿美元,14家保险公司获得额度65.7亿美元,已实际汇出投资额108.6亿美元。

  在已发行的QDII产品中,“基金系”QDII产品因股票投资比例高、吸引资金规模大、投资者数量多备受瞩目。在四家基金公司首次集体公布QDII基金成绩单中,截至10月26日,南方全球精选累计净值1.039元,涨3.9%;华夏全球1.017元,涨1.7%;上投亚太优势1.006元,涨0.60%。

  实际上,很多外资银行、投行表示,国内已经有很多机构纷纷接洽他们,就QDII投资的可能合作而进行商议。

  瑞银集团执行董事房东明指出,开展QDII目的是多方面的,解决国内流动性过多只是其一。这一政策是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为国内居民提供更多金融投资产品,投资渠道以便更好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的重要政策。

  不过,比较基金、证券公司的积极,银行系基金似乎不是非常热情。对此,房东明认为,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如果是存款产品的话,存款会沉淀在银行内部,如果是QDII的产品,钱就会转移到海外的银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银行会有顾虑。“我们接触的银行里至少三分之一的银行认为QDII产品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

  今年5月,银监会出台新办法,允许银行系QDII投资香港股票,这一新规定改变了此前银行系QDII只能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扣除汇兑损失后收益不佳的局面,目前银行系QDII产品的主要投向是港股市场,今年9月以来银行系QDII以投资基金型产品为主流。

  相对银行QDII只能投资港股的局限,基金QDII产品则可以进行“全球配置”,其范围涵盖了全球主要的资本市场。

  那么,QDII的投资环境又是如何呢?

  “继续做多”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部主管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直言。他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全球利率低下,流动性过剩,中国有增长的情况下,投资人还是愿意付高价买增长,这是关键,A股市场明年的市盈率是35倍,现在看来盈利增长已经60%,今年达到50%以上不成问题,明年的盈利增长40%是有的,因为明年还有8%的减税,所以未来市盈率35倍除以它的盈利增长40多倍,PE/G不到1,美国整体市场的PE/G有2倍,投资者在选择市场的时候,不仅绝对估值,还要看盈利增长调整以后的相对市盈率,以什么样的溢价来买增长,这就是投资者为什么选择中国。香港就更不成问题了,香港市盈率调整以后才有22倍,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盈利增长超过30%,所以它的PE/G远远低于1。”

  目前,坊间流传,中国证监会责令数家基金公司修改等待审批的QDII产品,要求他们降低对港股的投资比例,投行人士并不在意。他们表示,整体的牛市格局没有改变,加上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大家愿意在低息的环境下付出更高的增长溢价,从这个角度来讲,港股、H股、红筹股、国内A股中,资金仍然愿意聚集在香港,市场如果继续调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应该是坚定看多。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