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部委动议激励新政 股市造富神话难续前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3日 00:23 经济观察报

  程志云 欧阳晓红

  定向增发、上市、资产注入、股价飞涨……一连串资产价值重估使得银行业一小部分内部持股人几乎一夜暴富。这场声势浩大的造富运动,已吸引了监管层的特别关注。

  10月31日,招商银行(SH.600036HK.3968)公告了其几经修改后的新版股权激励计划:高管们将获得129万份股票增值权,而其行权价则由原定的8.55港元,大幅提高到39.3港元。

  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后,包括行长马蔚华在内的9名高管,只有在招行H股股价高于39.3港元的情况下,才能从二级市场上获取价差收益。

  造成招行高管们财富缩水的背后动因,来自财政部的约束。

  据了解,财政部、国资委、

银监会等相关部委正在研究草拟针对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规范与限制性政策,并有望于近期出台。

  政策掉头

  知情人士透露,招商银行股权激励方案搁置长达1年之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者持有不同意见。

  2006年7月20日,招商银行在赴港上市前夕推出对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计划,成为继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之后,第4家披露此类计划的国内上市银行。

  根据该计划,董事会将向公司高管派发总数129万份股票增值权。每一份股票增值权与一份H股股票挂钩,股票增值权持有者可以获取自授予日至行权日之间公司H股股价上涨差额所带来的收益。这些股票增值权的行权价格定在招行H股发行价的上限8.55港元。

  但这一行权价被监管部门否决,使得计划被迫拖延。直至2007年10月31日,招商银行第七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又通过了新的股权激励计划,而行权价已从8.55港元提高到39.3港元。

  截至2007年11月2日,招商银行A股股价走至46.25元。H股股价也达到37.6港元,但仍低于39.3港元的行权价。相比最初方案,招商银行的高管们从股票增值权中可能获得的收益大幅缩水。但即便这样一份激励计划,能否获得监管层放行,依然未有定数。

  目前,监管层正着手把上述态度转变为具有明确约束力的政策性文件。据了解,财政部、银监会、国资委三部委已在各自制定针对所辖企业股权激励的规范与限制性政策。

  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金融司的官员们正在草拟一份针对国有金融机构高管股权激励的约束性文件。新的政策将动用税收和延长锁定期等手段控制国有金融机构高管股权的收益。“政策层将不鼓励国有金融机构通过股权激励措施大幅度改善金融国企高管的薪酬待遇。”他说。

  一位财政部人士向本报证实:因为情况比较复杂,该文件基础框架性的内容尚处于研究阶段;而一旦文件进入几大相关部委会签程序后,则须上报国务院。“而招商银行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暂时搁置,也与此有关。”该人士称。

  无独有偶,中国银监会也于近日向城市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关于股权激励限制性政策的讨论稿。该讨论稿透露出的政策态度是,监管层不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措施。除此以外,对于城商行高管的股权激励总额也要减半。

  一位接近国资委产权局的人士则表示,不只是金融机构,央企股权激励的报批工作也被叫停,国资委产权局有关人士提出,短期内不打算再批准央企高管股权激励方案。

  非常规造富

  促使监管部门采取限制性政策的直接导火线是少数金融机构上市后股价暴涨而引发的造富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分配、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争论。

  宁波银行是个典型。

  2007年7月19日,宁波银行2.925亿A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几天内,股价一路飙升到32.16元的高位。曾经作为卖点获得投资者高度认可的员工持股计划也随之受到市场质疑。

  宁波银行从2004年开始进行股权激励,以1元/股的价格向在编职工发行了3.60亿股内部职工股,占当时宁波银行总股份的20%,达到相关规定的最高限额。2006年管理层分别以每股1.15元和每股1元的价格增持近3777.78万股。

  招股说明书披露显示,宁波银行 高 管 持 股比例发行后达到1.88%;管理层和内部员工持股比例高达19.4%。其中,董事长陆华裕持有700万股、行长俞凤英持有600万股、监事长张辉持有600.9万股、副行长洪立峰持有600万股、行长助理罗维开持有522.19万股、行长助理任智水持有537万股、行长助理陈雪峰持有520.36万股。

  按照宁波银行目前20.44元/股的股价,上述增持在一年后,增值幅度在20倍左右。

  而据媒体报道,宁波银行内退员工“爆料”,宁波银行高管们和普通员工购买股票的资金,来自发放的购房装修贴息贷款。

  事件立即引起了高层关注。知情人士透露,国务院专门委派相关负责人调查事件原委,并要求相关部委对此进行严格监管。

  而此后不久,9月19日刚刚上市的北京银行再次爆出 “娃娃股东”持股百万的问题。其股价也在上市后大幅增值。

  尽管北京银行在10月10日的澄清公告中指出,2004年,由于中关村案件造成的67亿元不良资产尚未完全化解,许多人仍不看好北京银行未来发展,通过艰辛的工作,吸收了包括15名未成年股东(部分人员为免去以后赠与和继承的麻烦,直接以其未成年的后辈名义入股)在内的547名自然人股东入股。

  但仍有市场人士坚持认为,北京银行应该详细披露这些未成年人股东的实际监护人。

  正是这种非常规的造富事件,促使监管层下决心对国企资本运作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打击,规范国企的股权激励。

  下转20版

  上接17版

  一家商业银行的人士称,目前随着股市持续高企,上市公司资本运作频繁。大型国企整体上市、资产注入的新闻也满天飞。一些企业管理层都希望在企业进行整合、重组、上市之前实行股权激励计划,以静待资本运作后的股价增值。

  一接近国资委产权局的人士表示,迄今为止,国资委只批了几家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最近,国资委表示,出于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加上最近北京银行、宁波银行股权激励事件备受关注,因此暂时停止国企股权激励的审批,等待相关规定出台。

  该人士推测,各大部委可能不一定会就此专门颁发红头文件,而是内部掌握,严格把关;因为此类规章极为敏感,目前处于向市场化转轨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激发矛盾。

  股权激励之辩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董事会成员认为,牛市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企业重组带来了很好的机会。国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带来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抬高可以对冲一部分改制的成本。而国有银行可以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优化治理结构降低金融风险。

  但在这个过程中究竟通过何种手段既避免道德风险又能够留住企业高管依然是一个未解的课题。

  2005年12月,国资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为探索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凡通过公开招聘、企业内部竞争上岗等方式竞聘上岗或对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管理层成员,可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本企业股权,但管理层的持股总量不得达到控股或相对控股数量。

  2006年1月27日,财政部与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11个月之后,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正式公布了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至此,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政策体系已经建立。

  目前,包括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宝钢股份等大型国企纷纷提出或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

  但一位银监会人士指出,对于国有企业的高管是否应该借助股权激励手段分享国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带来的资产增值红利目前还值得商榷,毕竟资产注入也好、上市也好,导致财富增值的资本本来就是国有的。而管理层也在反思是否应该通过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多元化手段调整国企职工的薪酬体系。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贾小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实践当中,国资委提倡在企业改制之后,按照市场化运作,进行股权激励,即企业改制之后,领导和员工要根据其贡献大小来进行股权激励的分配,而不是在改制初期,在发起设立阶段就设置职工股和经营者持股。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