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保荐人将实行有进有出动态流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09:0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保荐制度改革有望引入执业监督机制保荐人将实行“有进有出”动态流动。 证券时报记者 肖 北 本报讯 酝酿多时的保荐制度改革有望不久破题。记者近日获悉,继年中对证券公司大规模的调研和听取意见后,监管层对未来保荐制度改革的思路日益清晰,基本的原则是要建立起“有进有出”的保荐代表人动态流动机制以及对保荐代表人的执业监督机制。 对于之前有媒体披露的即将给“一次一家”的限制进行松绑、实行“多签”制度的说法,记者从保荐机构获悉,这一思路仍在研究之中,目前尚未有最终定论。 据了解,为了解保荐制度的改进空间,监管部门在年中曾在全国范围内对证券公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走访和调研,广泛听取了各券商的建议和意见,兼顾到大型、中型、小型证券公司、乃至新成立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不同利益需求。这次调研中均选取了相关调研对象,就三年来的保荐人制度实施情况听取建议,总结并反思保荐制度实施以来的成就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调研的深入,保荐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现行的上市保荐制度加强了保荐机构及保荐人对发行人的审查责任,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权责不够明晰、审核周期不太合理等问题需要改革,比如保荐代表人没有按照尽职调查准则要求开展工作、上报明显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公司、材料粗制滥造等问题存在,特别是离“保荐人真正做到勤勉尽责、诚实守信、真正发挥市场对发行人质量约束作用”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为此,酝酿中的保荐制度改革将建立保荐代表人“有进有出”的新陈代谢机制和执业监督机制,真正杜绝个别保荐人光签字、不干活、不负责,勤勉尽责不够的情况。比如,保荐人如果被监管部门谈话提醒达到一定次数后,就会被证监会考虑除名;在一定时间内不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常年不做项目的保荐代表人、尽职调查底稿不仔细的保荐代表人等,一旦被监管机构抽查发现,就可能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内部处罚。而在受到多次内部处罚,并达到一定的积分后,保荐代表人也会面临被除名的境地。 此外,业界讨论较多的“多签”制度,能否被监管部门采纳仍有疑问。 据了解,在监管部门的实际调研中,主张“多签”制度的呼声大部分来自于中小券商,而大部分大型券商并不主张实行“多签”。小券商由于保荐人数量少,一旦有项目长期候审,就会长时间占用这名保荐人的资源,导致小券商项目周转速度过慢,业务受到影响。而大券商不仅拥有较多的保荐人资源,更能较多地争取到大项目,因此做大数量的压力并不明显。 无论如何,保荐制度实施三年来成绩斐然。自保荐制推行之日起,全国无一起恶性发行事件,新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高。而近日出台的《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在公司债发行中引入保荐制度正是对这一制度功效的积极认可。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完善保荐制并进一步使发行制度市场化,正是业界热望的大事。 据悉,在监管部门的充分研究论证后,新的保荐制度管理办法将正式面世,新的保荐制度将围绕如何使保荐人真正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做出一系列长效的制度安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