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外资觊觎公司债机会 本土评级机构跨入合资时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 09:52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大军 次级债风波惊魂未定,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的步伐并没有受影响。 "目前,国内5家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4家已经或正在被外资机构收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但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评级机构能否顺利进入中国,还有待观察。 同时,中国本土评级机构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各国发展历史表明,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评级机构,不仅关系到该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 外资觊觎 "联合资信评估公司与美国惠誉的合资已进入正式程序。"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另据了解,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正与美国标普洽商合资。 2006年4月,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与美国穆迪签署协议,穆迪从其手中购买49%的股份,并约定,只要中国政府同意,穆迪将可对其控股。 而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则早已合资。2006年4月,新华财经对其入股62%,在东京证交所上市的新华财经,投资者90%以上来自美日欧。 "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债市。"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大公国际)总裁关建中认为,这或许是外资评级机构蜂拥而入的原因。 200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债市规模增速很快,1997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达42.31%,截至去年末,中国可流通债券余额7.86万亿元。 8月14日,证监会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意味着公司债终于启航。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公司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公司债在中国也面临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门槛 目前,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公司,掌握着全世界信用评估市场90%的份额。"巨大的规模优势使其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上述分析人士称。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发给外资评级机构独立评级许可,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只能采取参股本土评级机构的方式。"一位评级机构人士说。 "日益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建立强大的、独立自主的金融服务体系。"关建中表示,中国评级业历史较短,民族评级处于发展初期,"如不加限制地开放国内市场,民族评级机构将难以生存。" 穆迪等国际机构的评级标准虽有足够历史统计数据支持,但统计样本绝大多数来自于西方国家,他们的评级标准不能准确体现中国受评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信用风险的因素有很大特殊性,很难完全用一国的评级方法和标准度量另一国的风险。 "穆迪、标准普尔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评级,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大公国际人士认为。 "外资评级机构能否取得中国市场信任,很大程度依赖于他们能否渡过危机。"上述分析人士说。 民族化与国际化 外资评级机构纷纷谋求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评级机构也在加快民族化和国际化步伐。 "发展亚洲资本市场,呼吁亚洲国家结合各自国情,建立符合国情的民族评级事业。"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称。 "信用评级没有国际标准,揭示本国信用风险最具权威性的是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关建中认为,这是本土评级机构优势所在。 关表示,正因为信用评级没有国际标准,中国人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国际资本市场发布,为各国投资人提供风险资讯。 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对外国评级机构的准入虽有一定限制,但相对其他金融类行业宽松。"我们可以通过市场对等开放原则,为中国评级机构国际化打通道路。"关建中说。 "与国外评级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入信用评级国际组织,学习借鉴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是中国评级机构提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国际认知度、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宁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