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监控新股报价 管理层掀询价机构整肃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5日 10:4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于海涛 北京报道

  秋风渐近,证监会明显加强了对询价机构的监管。

  “今年8月,证监会对2006年询价工作中频繁出现报价高于发行定价、报价与申购行为不一致的3家公司暂停了询价业务,要求其责令整改,时间为3个月。”一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有观点认为,作为询价机构,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去调研,为新股发行定价,他们参与询价无非是希望通过网下配售捞取更多的新股发行份额,以便新股上市后能到二级市场套现。

  但目前,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全方位紧盯询价的方方面面,“特别关注保荐机构出具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对于新股定价的结论性意见,每一单证监会都要看”。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证监会加强监管与市场诟病询价机构随意报价,甚至合谋哄抬报价进而推高发行价有直接关系。

  监管询价机构

  据透露,除上述被责令整改的公司外,证监会还对报价缺乏诚信、情节比较严重的17家询价机构发出警示函,要求其及时遵循诚信原则,提高定价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改进询价工作。

  “这次集中处理是根据2006年整个情况做的总结,其中有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还向去年极少参与新股询价的QFII发出质询函,让其说明原因等。”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询价过程中,目前的确存在询价对象报价不诚信、定价水平低,甚至恶意抬高报价的情况,管理层对此“非常重视”。

  据他了解的情况,证监会已对每一单新股询价的过程进行监管,监督询价对象的报价行为。从询价实施到这次集中处理之前,陆续发函发过20多次,警告或者要求其对有关情况进行说明。

  此外,证监会还对保荐机构提供的相关研究报告、路演的推介组织以及信息披露提出严格的监管要求。

  一位保荐代表人表示,研究报告是询价对象对发行人

股票进行估值的重要依据,一旦出现严重偏离合理范围或者严重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的情况,证监会就将要求相关保荐机构解释原因或者调整,避免误导投资者。

  “同时还要求证券公司做承销业务人员与出具研究报告者分开,以保证研究报告的独立性。”他说。

  证监会对询价对象资格的监管也有一套严格程序:监管层对6类机构分别设定不同的准入条件,只有符合条件才能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提出申请,中证协转给发行部后,还要征求其行业监管机构的意见以便认定其是否能够成为询价对象。

  如果是券商申报,就要征求机构部意见,保险公司申报则要征求保监会意见,如果是QFII申报,会征求基金部意见等。

  强化市场约束

  “会有一些人钻目前实行的市场化定价发行机制的空子,比如发行人为了多赚些承销费用故意抬高定价,但是,这些都在证监会的监控范围内。”上述保荐代表人表示,证监会在着力强化市场纠正、约束机制的同时,对定价、发行过程中出现的极端情况予以密切关注。

  他说,每次定价后证监会都有备案,以确保发行人确定发行价格区间或者发行价格必须以询价对象报价为基础。

  对于定价严重偏离合理价值的情况,比如大大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等,证监会会向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指出相关问题,引导其按照相关规则运作,但不会直接干预定价或确定价格。

  比如对H股公司首发A股时,除考虑询价对象报价情况外,还必须参考H股二级市场价格,以平衡发行人和两地投资者之间的利益。

  “今年就发生了几起极端情况,有的H股公司回来发A股,询价对象给的价格过于乐观,报价的平均水平远远高于H股的交易价格,证监会认为这有损A股投资者利益,就提出质疑。”上述人士表示。

  实际上,按照通行惯例,公司再融资通常会在二级市场价格基础上有一定折扣,而H股公司回来发A股,虽然视同IPO发行,但在某种意义上是H股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因此除了考虑企业估值因素,还要考虑公司已经发行上市正在交易的股票价格,以保护两地投资者的利益。

  “如果发行价格比香港二级市场价格低很多,一定意义上讲对现有的H股投资者利益有所损害;而如果高于二级市场价格,则显然首先是不合理的,其次对A股投资者也不公平。”一位有询价资格的证券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当时中国远洋定价也考虑了H股二级市场价格因素。

  在他看来,管理层对定价发行的窗口指导及对询价机构的加强监管,有助于打击市场中不规范行为,完善市场化约束机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