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以股份制负担盈亏 大学生私募炒股惹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 11:54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赵剑波 实习生 陈珊珊

  沪深股指一路走高,让不少人深信股市就是一座“金矿”,只要进去就能赚到钱,炒股一族中也出现了各类特殊人群。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在南京出现大学生“凑钱”集体炒股的特殊方式,以“股份制”来分担赢利,出现亏损则按比例由“投资者”承担。这种新鲜的炒股方式引起争议。

  记者日前在中投证券南京淮海路营业厅采访时注意到,3名20来岁的年轻小伙子在热议股票。闲谈中记者得知,他们均为南京城东某高校大三学生,股龄不足一周,但谈起股票却神采飞扬。“眼看股票一直在上涨,但对于我们学生投资几千块钱还是有困难的,最后我们‘集思广益’,晚上开宿舍‘卧谈会’,作出决定大家凑钱开一个账户,今天则是趁没课,到证券营业厅来跟客户经理和老股民取经”。

  一名范姓同学得意地介绍说,“我们买的中国联通包钢股份、莲花味精、四川路桥都涨了”,短短几天,账户上涨了好几百块钱了。

  “那你们赚的钱如何分红?”记者问到。

  “我们凑了4000块钱,宿舍6个人,有人最多的拿出2000块,也有人出几百块,最后我们除去本钱,赚的钱按投资的比例来分成”。

  “一下子投入几千块,担心吗?”

  “虽然担心但是大家都相信

股票会涨的,我们‘见好就收’,见涨就卖”。

  “那如果亏了呢?”

  “不会亏吧?!”记者的假设立刻得到他们的否决。

  “一般不会亏呀,即使万一亏了那就按照投入的比例来承担风险”。

  这种只赚不赔的心态显然不是个例。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少新股民,他们大多认为当前股票市场是牛市,从而抱着“必赚”的信念。对于大学生炒股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学生认为,大学生把零花钱节省下来投进股市,可以减少自己在衣、食方面支出,用闲置的资金投资是有利的,而且在炒股中学习到更多的金融知识。

  南林大化工学院大二施小宇则表达出了相反的观点,大学生炒股占用许多时间,要看大盘,分析个股,看走势,甚至初学炒股者要到

证券公司去听股评,占用了大量时间,学习精力会分散。而且投入进去的都是父母的辛苦钱,有的甚至把生活费全部搭进去,势必造成心理负担,万一赔了怎么办?

  南林大心理专家朱美芬分析说,对于大学生炒股应理性看待,一方面大学生炒股是投资意识的增强,因为投资途径的稀缺,让大学生渴望通过股市来实现“钱生钱”,但是目前不少学生缺乏风险意识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投机心理、盲目跟风行为不可取。(30D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