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全流通后内幕交易可能更加严重 监管因股改而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0日 16:5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勇 黄利明 上海、北京报道

  对于杭萧钢构(600477.SH)70万元的罚款远远不足以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三个涨停,是杭萧钢构公告收到处罚意见后的市场表现。不少市场人士对最终的处罚结果有“隔靴搔痒”之感,而真正的内幕交易行为至今尚未有调查报告出台。

  上海证监局近期完成的《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监管对策研究》指出,全流通后内幕交易可能更加严重。

  如何有效监管?

  这一难题仍然在困扰着监管部门,尽管它们已经针对形势的变化做出了种种调整,但监管瓶颈仍然存在,而且,短期内还难以完全解决。

  新的市场环境

  “与五六年前相比,现在的证券市场已经有很大不同了。”上海证监局的一位人士表示,“证券监管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如何更加有效地对交易行为进行监管,急需监管部门提高应对水平。”

  证券交易的违规行为成为新的监管难题,其中内幕交易行为显得十分突出。

  股改基本完成之后,中国证券市场重新活跃,投机炒作行为也在增多。从中工国际(002051.SZ)上市首日的疯狂炒作,到杭萧钢构S前锋(600733.SH)因公司重大信息而造成的连续天量涨停,都反映出当前证券市场的监管核心是在交易上。

  上海证监局近期完成的 《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监管对策研究》指出,股改后,由于所有股份均可流通,减少了原有通过控制流通盘操纵市场的可能。但是随着原有控股股东股份可流通,使得市场上占控制地位的流通股持有人增加,使这些大股东利用控制地位操纵市场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同时,由于大股东在决策和获取信息上的优势,以及持股数量巨大带来的利益更大,大股东参与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也加大,因此全流通后内幕交易可能更加严重。

  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认为,在股市不断发展的同时,违规行为的层次也必然会不断提高,通过财务造假和操纵股价来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更加隐蔽的一些内幕交易行为自然就会增多。

  一家知名券商的中层表示,在大股东股份可以实现流通的情况下,发生内幕交易与操纵股价的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包括普遍存在的信息披露违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与上市公司高管之间利益输送的问题。

  而最重要的症结还是在信息披露上,国外成熟市场的监管重点也是在于此,以达到市场交易行为的公正公平。事实上,从监管角度而言,事后对于内幕交易的监管很难追查。最近美国瑞银分析师参与内幕交易的案件,也是因为恰好监管层发现其利用相应的证券账户频繁牟利。

  监管角色变化

  面对全流通环境下的市场违规新形式的挑战,监管部门正着手应对,“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已经成为最近管理部门最常提及的词语。

  “要消除监管盲区。”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不久前公开表示,打击高管违规持股,提高证券期货监管水平,是未来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的重要工作。

  在全流通的环境下,证券监管部门的执法手段也得以增加,加大了监管权力,这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提供了法律保障。

  据了解,在监管的新形势下,证监会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其中包括现场检查权、更多的查询权和查封、冻结权、限制交易权,同时还扩大了监管对象,可以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此外,修订后的两法还要求有关部门应当配合证券监管部门执法。

  4月6日,上海证监局召开了2007年上海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锁定上市公司监管重点。上海证监局局长张宁表示,随着市场发展步入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监管也将逐步由“攻坚”转入“常规”监管。

  不过,相关人士认为,今后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市场的问题由市场解决,让权利责任回归各类市场主体,监管部门应致力于推动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场功能的健全和市场生态的完善。

  就在股改两周年之际,5月9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公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股份管理业务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业务指引》,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的监管。

  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监察部的一位人士也表示,近期交易所已经更加重视对交易的监管,未来还将会在这一块上多进行投入。

  此前,3月份,上证所组织的相关研究中,交易监管方面的课题位置突出,由东北证券和上证所联合研究的《全流通背景下证券市场内幕操纵行为与甄别研究》以及另一机构的《股票与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关联性及跨市场监管研究》均系近年来不多见的重头文章。

  而上证所相关人士称,有必要在证监会、交易所、司法部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之间完善并强化证券联合监管机制,通过合理的合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加大证券监管稽查力度,联合防范和打击证券市场内幕操纵行为。

  当前监管的手段和技术上仍然存在瓶颈。

  某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目前监管部门对于交易的监管手段还不够成熟,容易导致调查最后的结果不了了之。

  上海证监局人士称,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行为大多非常隐蔽,很难在证据上进行认定,因此具有很大的监管难度。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18,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