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警惕进出基金的套利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 23:03 中国经营报

警惕进出基金的套利资金

  5月14日,4月宏观经济景气数据发布,CPI(消费价格指数)继一季度上涨2.7%、3月上涨3.3%之后,4月上涨3%,存在着“明显的通胀压力”。不过经济过热,股市并不一定必然需要调整。

  技术面有压力

  随着中信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成功上市,股市正面临新的选择。

  事实上,大盘自从4月下旬以来,一直在放量逼空;空头难以回补高位沽出的筹码;为减少损失,只能入市疯狂做多个股,4月当月涨幅翻倍的股票有23只;八成股票创出“历史新高”。平均股价从2005年最低的4元上涨到12元;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化,技术面也需要消化浮盈。

  当前指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确地评估中国

证券市场的风险。事实上,包括政府高层,近期频频“问计”于市场,咨询市场“意见”。但股市的风险,决不是“股市本身”可以察觉到的——一个华尔街式的经典回答是:“我们不可能知道是谁发现了‘水’?但我们却可以确信,肯定不会是‘鱼’。”

  “开基”遭遇“积极套利”

  另外一个不太妙的消息是,多数开放式基金堕入“积极套利”的困局。所谓“积极套利”的过程,大体如下:

  第一步,直接大额申购公募基金,解禁期一过,立即走人;形成资金的“大进大出”;其中的道理在于,新基金进场时手中全部是钱,买到哪只股票,哪只股票多少会涨一些;基金净值,随之上升;

  第二步,把申购的基金质押给相关金融机构,把它做成三个月的“子子展”,套回现金;当然,最好还能拉升一下基金重仓股票,或进入交易所基金(ETF),形成市场短线的多头气氛;

  第三步,一次性赎回基金,然后反手接回所在基金(根本没有对手盘)被迫抛出的股票,打个短差,然后套回现金。

  第四步,重新选择进场时机,“复制”以上三步。

  仔细分析今年前四个月的市场震荡与波动规律,特别是中国石化万科A,以及一些二线蓝筹,如青岛啤酒等个股,就已经说明这一套利模式是“完全成立”的;如“1·31”大跌出现在“交银施罗德”等10多只股票型基金已经打开或刚刚打开“封闭期”;“2·27”暴跌出现在“南方绩优成长”等接近10只股票型基金打开或接近打开“封闭期”;这种状况,直到“4·19”和“5·15”的大跌,都有类似表演。套利规模,愈演愈烈。

  如何防范3000亿套利资金?

  根据开放式基金申购与赎回的相关数据,今年一季度,开放式基金累计申购额为5006亿元,同期的赎回额则达到了4692亿元。在一派“歌舞升平”以后,入市的规模仅增长了300余亿元。以此计算,前述积极套利的资金规模,大约3000亿元左右。

  由于股市有积极套利者的存在,“抽走”了近期市场上涨的绝大部分浮盈;其中有券商,有私募,有QFII和保险,但主要是专业套利“热钱”。

  有没有对策呢?如此露骨的市场套利行为,当然是有对策的。

  首先要警惕大盘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关注基金的“动态规模”,并以此调整手中的股票仓位。

  其次,基金公司注意少接,最好能不接“巨额申购”;基金分散配售给不同的投资者,应是不错的选择。

  其三,开放式基金切忌“一哄而上”,管理部门应考虑适当延长基金的封闭期,或恢复发行一定数量的“封基”、“改良封基”,以利市场稳定。

  其四,逐渐放开对于基金公司个人专项

理财业务的限制,鼓励流动性较大的“现金包”,分仓结算,防止基金净值的“大起大落”。

  中国经营报记者:缥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