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防止过度投机 中金所引入熔断减震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 01:47 证券日报

  随着中金所各项交易规则集中亮相,股指期货各项准备工作进入倒计时。如何防止投资者穿仓行为引致期货公司风控风险,将考验备战申请金融期货资格的各级结算会员。

  为防止各种可能引起期货指数波动剧烈的情形发生,中金所相应提高了保证金门槛、熔断机制、限仓制度以及强制减仓制度、结算联保金制度等八大风险控制措施,其中尤以熔断机制最为引起关注。

  经历了“五一”节后首个交易日的仿真交易的投资者,应该还记得上周二开盘各合约“相约”冲高,IF0706、IF0709、IF0712 开盘不久即触及熔断点,多空剧烈争夺的情形,但今后触发熔断将更为困难。继正式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中金所相应于今日起将正式修改新的仿真交易规则,其中针对仿真交易中经常出现突破熔断点引起大部分投资者穿仓而预先并没有防范等现象,中金所新规则重新设定了启动熔断机制触发条件。新规则具体设计是,当期货指数的涨跌幅触及6%时,交易仍可进行,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之外,此为所谓的“熔而不断”,但股指期货熔断机制的启动时间变得更“漫长”,即从1分钟延长到5分钟;同时将熔断机制生效的时间由10分钟缩短到5分钟,恢复交易后,涨跌停板幅为10%(与个股的涨跌停板幅相同)。

  “这个6%的‘熔断点’相当于一个前置性的‘涨跌停板’或‘准涨跌停板’”,上海中期风控部有关人士反映,“实际上这个6%的熔断点在以后的交易实践中比涨跌停板所起的作用要大。因为目前沪深300指数历史波动率均小于6%的熔断点,并且鲜有涨跌幅达到6%个案存在;由此推之,涨跌幅触及10%的情况将更少,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意味着沪深300指数的所有成份股同时到达涨跌停板。但鉴于仿真交易中资金的虚拟特性和交易的深度不够广阔,仿真交易价格形成功能不符合经济学规律,因此投资者不能过于害怕熔断机制频繁启动”。

  “一般而言,保证金首先要能覆盖所有的涨跌停板幅,而且还要能将交易维持到次日,以避免频繁追加保证金”,海富期货有关专家则如是表示,“从目前来看,10%的保证金率确实能覆盖所有时间的当日波动和隔夜波动,而这一数值略低于我国商品期货现行保证金率与涨跌停板幅的比例关系”。他还指出,由于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相比,操纵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股指期货的保证金率为“熔断点”1.5倍以上,是可以抵抗当天和隔夜的交易风险的。与此同时,10%的保证金率也与股指期货10%的涨跌停板幅基本适应,而期货公司一般还要在此基础上加收2-3%的保证金,因此即使发生个别客户交易穿仓,仍不足引起期货公司集体穿仓。

  “只要交易不穿仓就能保证交割不违约。因此,控制交易不穿仓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这一专家指出。事实上,期货市场的涨跌停板制度由来已久,而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则是在1987年美国股灾之后,才逐渐被各大期货交易所采用,用来减少市场价格剧烈、无序的变化对市场造成的破坏。

  原中金所筹备小组有关专家则指出,熔断机制的设立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其实质就是在涨跌幅停板制度启用前设置的一道过度性闸门,提前向投资者警示风险。设立“熔断”制度的本意是为了让投资者在价格波动剧烈时,有一段时间的冷静期,抑制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这也是熔断机制在我国金融市场的首次实践,从仿真交易运行情况看,熔断机制多次被启动,但由于启动时间过短(仅1分钟),而熔断机制又能因价格跌破熔断交易区间而被终止,因此熔断机制容易被“庄家”轻易启动且在短时间终止,最终未充分发挥风险控制功能。对此,有关人士指出,中金所有意延长熔断机制的启动时间,以提高“庄家”操纵的成本和难度,发挥熔断制度应有的风险控制能力,随着各期货公司即将申请金融期货结算业务的开始,仿真交易价差波动过大,无疑是熟悉熔断机制的良好时机。

  但有关专家则建议,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期货交易所的相关股指期货合约所采纳的熔断机制中也考虑到了其

股票市场交易的熔断状况,实现期现对应,鉴于股指期货推出后指数期货波动对权重股波动的影响,应考虑在股票现货中引入熔断机制,从而有利于控制突发性事件引起的跨市波动风险。(申林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