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陷阱还是馅饼 不少ST公司仅处于微利生存状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07:49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朱宝琛 时下正是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和2007年第一季度季报披露的时间。*ST长控日前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今年一季度将实现净利润2.84亿元。但是,近日,公司却因在解禁后股价暴涨,被上交所实施连续停牌,要到其第一季度季报披露之日才能复牌。 纵观年报中盈利的“S”家族成员,虽然它们当中的不少股价每股收益为正,但有不少却是处于“微利生存”的状态。而已经公布季报的S*ST亚星和S*ST亚华每股收益也分别只有0.0268元和0.04元。分析人士指出,在这些公司中,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结合股改进行的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题材、概念,但仔细探询这些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有不少公司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公司未来的增长,甚至可以说股价已经“透支”。而部分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虽高,但由于存在大股东占款、股改受阻、股权纷争等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也只能靠财政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勉强“过活”。 部分ST股是“陷阱”还是“馅饼”?市场人士表示日后自会见分晓。很多ST公司存在“钉子户”的特征,尤其是负债过大、无亮点资产的ST股,并不可能全部都出现实质性资产重组,ST股不可能全部成为财富创造的主角。 “越ST,就越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一旦披星戴帽,便有了“故事”,在借壳、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等概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业绩越差,就意味着越有故事可讲。 “如果说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资产重组存在较大难度的话,那么在当前全流通的市场中,ST股股票的大股东实施资产重组相对来说就要容易多了。”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多数ST公司面临业主萎缩或者业主定位不明等困境,他们当中有一些也已经开始逐渐“沦落”为壳资源。 而眼下,壳资源依然是属于股市的稀缺资源,尤其是那些未进行股改的ST公司。“由于股改本身具有重组功能,而相关部门为推进此类ST公司的股改进程,也往往会设立相关的‘绿色通道’,借此希望引进重组方,这一方面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ST股的股改难题。”市场人士分析。 正是在各种朦胧的重组传闻的掩护下,一些有可能暂停上市的ST股票开始“绝地反击”,一个又一个的涨停不时地出现在盘面上。分析人士表示,ST股票各种不正常的现象表明,其幕后可能有巨大的资金支持,投资者需慧眼观察,且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