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股市与禽流感“蝴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07:2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李想

  近日留意到两条新闻。一条见新华网:卫生部确诊安徽省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病例,患者武某经全力抢救无效,于3月27日晚死亡。一条见中新社香港3月29日报道:在雅加达举行的国际防治禽流感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雅加达宣言》,28日与会的世界卫生组织和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呼吁各国公平共享有关禽流感的信息,以便在全球范围内防控禽流感。

  看来,这一只禽流感“蝴蝶”对中国股市并未激荡起涟漪。许是欠缺新闻敏感性的荐股者们还来不及向病毒学专家的角色转换?许是能与防控禽流感沾点儿边儿或完全挨不上的相关医药类的个股早已远远地涨升至其价值中枢之上了,人们再度翻炒感冒药、板兰根冲剂、喷雾剂、口罩、食用醋及卤肉时搁的香料八角什么的,恐怕也难掀起又一波炒作浪了?笔者注意到,28和29两日沪深股市医药类的个股反而出现了普跌,日前曾炒到37元多的天坛生物在29日跌停,上海医药等连日来的跌幅也不小。

  毋庸置疑,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对一国或多国的经济和股市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蝴蝶效应”。说到个股,有的公司的利益必然因此而受损,有的公司却因此而能够受益。2003年12月美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引发道琼斯股指大跌,其中食品业巨头

麦当劳领跌大盘;与之相反,生产禽类、蛋类和猪肉类的公司
股票
却大涨,相关医药公司的股价也涨幅惊人。美国所罗门公司推销“垃圾债券”的高手迈克尔·刘易斯在其《说谎者的扑克牌》一书中生动描述过他的一段经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件时,当消息才反映在证券交易厅的显示屏上,作者的同事亚历山大早已买下大量的石油股和期货。因为核电能供应的减少将导致原油需求的增加。接着他买什么?“买土豆。”他说,放射性尘雾的降落威胁着当地的食品安全和供应,未受污染的美国土豆等农产品的价格就自然会上升。这种机警的反应可以在瞬间带来巨额的财富,即利用灾难性的消息也能在股市大赚其钱。

  殷鉴不远。那年闹“非典”时,一些平日无人光顾的口服液突然成了抢手货,板兰根冲剂的价格翻了数倍,一瓶醋可当一瓶茅台酒来卖。闹禽流感时,因世上还没有一种禽流感疫苗被确认是有效的,人们传闻瑞士罗氏公司的专利药“达菲”里有八角的提炼物,于是八角顿时身价百倍而在中国市场上脱销一时。那会儿,笔者见过的荐股大师们创造“市场机会”的想象力堪称全球一流,大凡生产人药、兽药的上市公司都被他们一个不漏地轮炒一遍。笔者大学时的一位老师屡屡反应迟钝,不仅连生产胃药的个股没逮着,就连生产腹泻药的个股也错过了,后来看到股评家把一家做口罩的个股也当作特大题材来鼓吹,他就跟风追高,结果却给套住了。

  前年禽流感“蝴蝶”扇动的翅膀,又可谓雷声大而雨点小。讲“雷声大”还真大,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说得邪乎:“与可能发生的禽流感相比,非典的危害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报告则发出悲观预言:“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讲“雨点小”也小,虽说一张张嘴危言耸听,美国、日本、泰国、越南、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也跌了,但跌幅都不大,而中国股市正处在熊市之尾,沾了“禽流感概念”之光的佼佼者天坛生物也由4元炒到7元。才过去一年多的功夫,如今也用不着荐股大师们不着边际地夸张,这类股票加上股改对价皆已翻番乃至十余倍了。

  借问瘟君欲何往,“蝴蝶效应”照样烧。笔者坚信,无论非典也好,禽流感也罢,只要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又有完善有效的防疫抗灾机制和体系来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我神州大地上决不会重演“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历史悲剧。同时,笔者期待中国股市健康发展,别再重玩炒八角、炒口罩、炒食醋之类的小儿科把戏了。须知,人们若想利用禽流感那只“蝴蝶”的小翅膀,恐怕已经很难再度掀起一波“飓风”了。这恐怕也是中国股市抵抗力更强的一种表现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