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上海券商借壳成潮 汇金投资最大赢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16:11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翁海华

  今年初,上海市政府在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做大做强本地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借壳成为其中一道美丽风景线。

  事实上,在今年1月,海通证券成功借壳都市股份(600837。SH)之后,东方证券和国泰君安的借壳消息开始甚嚣尘上。

  同时,上海市国资委在2006年将相关资产“合并同类项”后,对下属上市公司的整合进一步加强。

  消息人士称,上海国资委对旗下的绩差公司,要么注入有效资产,要么让出壳资源给其他企业。券商将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一位接近政府高层的人士透露,上海方面可能会给东方证券一个壳,让其尽快借壳上市。

  一连串的动作或将陆续推出。

  东方证券两大选择

  近来,有关东方证券的上市出现两个版本,一是IPO,另一种说法是借壳。

  “两种方式都有可能。”一位接近东方证券人士称,目前东方IPO的门坎是,3年盈利条件没有达到。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证券2005年度净利润亏损3168万元。

  这是按照新会计制度所做的财报,3月19日,东方证券高层对记者表示,2005年财报可以调整。

  上述接近东方证券人士表示,2005年度财报调整为正数后,IPO就没有问题。

  东方证券内部人士对公司成为股改后券商IPO第一单充满信心。

  “公司上市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配股,第二步再选择合适方式上市。”东方证券人士称,2006年底,经董事会研究,东方证券决定通过向老股东配股。配股完成后,东方证券总股本将增至32亿股,资本金约达38亿元。

  据悉,此次配股获得了老股东大力支持,“基本认购完毕。”

  东方证券股东主要是上海本地国企,包括申能集团(28.2%)、上海烟草集团(10%)、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9.35%)、上海久事公司(7.66%)和上海市邮政局和上电集团等。

  正因其大股东的国资背景,“东方证券的上市方式更有政府色彩。”

  公开上市已成为东方证券2007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近日,一位国资系统人士告诉记者,上海方面准备为东方腾出一个壳公司,使其尽快借壳上市。

  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获得东方证券回应。3月19日,东方证券副总裁桂水发表示,(腾出壳公司的说法)没有听说,但在完成配股后,看股东意见(决定如何上市)。

  坊间分析,东方证券面临两大选择,如果公司选择IPO方式上市,虽然效果最理想,但市场瞬息万变,恐将错过良好发展时机。

  据其2006年未经审计年报,东方当年实现净利润9.3亿元,其中投资收益就获利2亿元。2007年,“已完成两单IPO项目。”

  国泰君安IPO

  同是上海国资背景的国泰君安也在积极增资扩股。

  3月19日,国泰君安高层告诉记者,公司配股工作将在4月初完成。

  据悉,此次国泰君安配股只限于老股东,“以每股3元向老股东配股8亿到10亿股。”

  目前国泰君安总股本是47亿股,“大致是每10股配2股,”完成后总股本接近57亿股。

  配股目的是使财务指标达到IPO的标准,但国泰君安每股净资产不到1元。截至2006年底,国泰君安净资产44.5亿元,每股净资产约0.95元。

  增资扩股后,国泰君安每股净资产就将超过1.3元。

  同时,公司已连续3年盈利。2006年净利润为15亿元,2005年1109万元,2004年2.9亿元。

  3月19日,国泰君安高层告诉记者,公司倾向于IPO上市,“配股就是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但具体上市时间没确定。

  而接近国泰君安人士表示,不排除国泰君安借壳上市的可能。

  上海本地另一家券商——申银万国借壳也时有传闻。

  “可能性更大,”消息人士称,由于申万前几年业绩不甚理想,不可能达到3年盈利,借壳似乎成为最好的上市途径。

  据未经审计的2006年财报,申万2006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2.24亿元。

  汇金公司成大赢家

  “上海本地的壳资源丰富,这为本地券商借壳上市提供了机会。”上海当地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属于前景不好的,在调整范围的上市公司都可能被借壳。

  上述分析师认为,目前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有第一食品(600616。SH)、海博股份(600708。SH)、光明乳业(600597。SH)以及上海梅林(600073。SH)。此前,上海梅林曾传出可能被券商借壳的消息。

  有10多个上市公司的上电集团,壳资源更丰富。

  上海地产集团的中华企业(600675。SH)和金丰投资(600606。SH)也有让壳空间,坊间消息称,上海地产集团有意对两上市公司重组。

  分析人士认为,上海本地壳资源不会流失到外地,在相同条件下,壳资源肯定让度给上海本地企业,海通借壳就是典型案例。

  不过,无论是国泰君安还是申万,中央汇金投资将成最大赢家。

  2005年12月30日,国泰君安向汇金定向增发10亿股,汇金成为第二大股东。

  同年,汇金公司又投资申万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5亿股(占比37.23%)。上述券商分析人士称,“无论申万和国泰君安如何上市,汇金将获得丰厚回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1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