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操盘必读 3月2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08:04 新浪财经

  编辑:申韦

  上海证券报:纪宝成再谈海外上市问题 优质企业海外上市应先发A股

  纪宝成去年在两会上提出的优质企业大规模海外上市导致国内资本市场空心化、边缘化的议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但去年以来,优质国企海外上市的热度已经下降,有投行观察到,自去年9月以来,尚未有国企海外上市方案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纪宝成认为,打算海外上市的优质企业尤其国有大型企业先在国内上市或实现整体上市,在国内A股市场先行定价发行,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国内资本市场定价主动权。“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个积极的趋势,如果优质国企先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或实现整体上市,海外发行的定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参考A股市场的定价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A股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也有利于境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互动和融合。”促进优质上市公司回归。另外,纪宝成提出,下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促进我国优质海外上市公司的有序回归。

  简评:优质海外上市公司的回归可以有效改善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产业、规模与业界分布结构,有利于投资者的理性选择和市场的良性竞争,有利于市场投资功能的培育,进而改变大盘蓝筹股被过度追捧的“二八现象”。其次,优质企业回归,可以有效改变资金的流动方向,维护A股市场定价权。第三,有助于改善长期困扰我国金融业的融资结构失衡问题,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并为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等提供足够空间。第四,形成跨境股权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国有海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第五,可以使我国居民充分享受大型国有企业利用行业垄断地位得到的超额利润,增强本国垄断企业的安全性。第六,可以有效缓解宏观经济外部的不均衡和内部的过剩,一方面使高额

外汇储备找到释放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内过剩的流动性找到投资渠道,防止资产泡沫。

  上海证券报:市场重大信息披露不能是“隔天午餐”

  2月27日中国股市的大幅度暴跌,深刻地反映出一个让人无奈的现实:尽管市场管理部门近几年花很大的力气进行了一系列基础制度建设,但股票市场最本质的属性并没有大的改变,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主力队伍的鱼龙混杂,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比以往更值得重视的风险因素。很显然,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市场,我们的市场管理手段已经有点落后于市场的现实了。分析当天市场暴跌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当天在市场上纷传的有关国家将征收个人炒股投资收益资本利得税的传闻,随着这条非正常渠道流传消息的出现,市场上人心浮动,股指在很短时间内一路下滑。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一条谣传,第二天一早,人们就通过新闻媒体看到了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负责人发表的谈话,对目前开征所谓“资本利得税”的说法作了否定。

  简评:市场在教育着投资者,也在教育着管理者。此次暴跌给投资者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风险教育课,使他们能够有机会从过度狂热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而对管理者来说,也有必要从中吸取必要的教训,把信息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比如,中国证监会可以建立专门的机构,对重大信息进行严密的监控,一旦非正常渠道出现的传言露头,即应向相关部门求证,并即刻通过各种现代化传播工具将真实信息广泛传播,以正视听,使传言的影响力减小到最低程度。即如此次有关资本利得税的传言,如果能够在其刚露头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澄清,其所收到的效果肯定比现在更好。

  中国证券报:证监会100%办复85件建议提案

  中国证监会2006年共承办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85件,办复率达100%。承办数量比2005年增加9件,增长12%。证监会在回复有关期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时表示,将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稳妥推出金融期货。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2006年承办的建议提案主要涉及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健全资本市场体系、改进证券期货监管工作等多方面的问题,体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及证券期货监管工作的高度关注,对证监会做好监管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他对建议提案涉及的八个方面的问题一一进行了介绍。

  简评:对于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

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吸取建议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加以解决:一是严格规范股权分置改革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二是完善和加强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在改革中的协商沟通机制;三是集中解决情况复杂公司的股改问题,全面做好改革的收尾工作。对于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股改问题,考虑到其对市场影响较大,证监会将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敦促其早日完成股改。截至2006年底,沪深两市已完成或者进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已占应改革上市公司的97%,对应市值占比98%,未进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仅40家。股改任务已基本完成。

  中国证券报:中行副行长朱民预计今年全球股市将再创新高潜在的风险日益突出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今日在本报独家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股市创新高与经济周期、企业盈利水平、全球流动性过剩和长期低利率等多种因素有关。2007年全球股市将再创新高,流动性过剩是主要因素。报告指出,全球股市仍有相当的上涨空间,但潜在的风险日益突出。然而,这种风险会被全球流动性过剩主导的股市上升所掩盖,因此股市会继续升高,其风险也在加大,由于流动性主导作用更大,股市波动也会更大,2007年股市会在更大的波动中走向新高并把更多的风险带入2008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处于近三十年来最低点。超低利率时代决定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今年全球股市的持续上涨主要是流动性过剩推动的。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企业盈利水平的增长相对平稳使其对全球股市上涨的贡献率在下降,而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对全球股市上涨的贡献率将由去年的20%提高到今年的50%。

  简评:在2006年全球股市创新高效应的影响下,全球资金为了追求高回报开始从商品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流向股票市场,从而成为推动2007年全球股市再创新高的主要因素。尽管有一系列正面因素支撑全球股市再创新高,但由于2006年股市较快上涨,其风险正在积聚,因此,短期内股市的波动性将加剧,资产组合的结构调整将加快。

  证券时报:3月份大非解禁为此前所有大非减持总量的11倍

  截至今年2月28日,已经有1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21次“大非减持”,减持总股本达到12996.1万股,平均每次减持股本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以上。近段时间来,曾是白酒板块中上涨“明星”的泸州老窖,连续遭遇了四次大非减持。根据公开数据,泸州老窖自1月12日公告4207万股大非获得流通权后,控股股东泸州国资局就未见任何犹豫,1月27日、2月2日、2月8日和2月27日发布四次减持公告,分别减持1026万股、870万股、1156.63万股和1154.37万股,四次减持总额为4207万股,即获得解禁的大非全部减持完毕。大非减持阶段,泸州老窖的股价维持在20-30元的区间之内。目前,泸州国资局仍持有泸州老窖股份约4.8亿股,占总股本54.84%,仍为控股大股东。

  简评:但大多数研究人士对此却表示了乐观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大非减持数量更多地取决于政府控制。虽然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因为市场原因或资金原因进行了减持套现,但与大非解禁的公司数量及总持股规模相比,大非减持的仅为个案,且减持规模微不足道,并不影响其控股权,也不会对市场造成明显的冲击。分析人士还指出,“大非”更看重的是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控制权。在股改方案中,大股东往往做出了诸如延长禁售期、设定最低减持价格等“额外”承诺,使其短期减持动机以及减持可能都受限。从“大非”们实际减持情况来看,“大非”们的实质性减持意愿并不高。因此,虽然预计大非解禁的高潮即将来临,但并不因此成为市场的洪水猛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43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