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港交所:走向内地是必然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9:54 21世纪经济报道

  香港报道 本报记者 于晓娜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走向”内地,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必然趋势。

  最近,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祁斌、蒋星辉发表的研究文章<交易所并购风潮背后的大国博弈>,引起业界关注。

  2月初,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对记者表示,最近纽约交易所与东京交易所的结盟是否会对港交所带来致命威胁,还要视乎很多细节,比如,在纽约上市的中国企业是否可以同步在东京挂牌交易等等。

  威胁逐渐来临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关于

证券交易所“全球化”运动的讨论便早已风生水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交易所的全球化合并与联盟,是大势所趋,也是交易所“生死存亡”的关键。

  举例而言,去年,纽交所多方出击并顺利完成基本布局。去年5月,其对欧洲联合股市提出120亿美元的报价,预计2007年完成合并;今年1月,其又以1.15亿美元出价,与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达成协议,收购其5%的股权;旋即,1月底,纽交所与东京交易所达成结盟协议,将在联合挂牌制度及共同开发电子交易系统、研究发展新的投资产品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展开合作。

  据悉,纽交所与东京交易所将成立一个正式工作小组,定期开会并进行对话,发展对双方同样有利的合作,包括资讯与市场基建系统和技术、交易服务及交叉营销等,最终可能进行交叉持股、逐步实现合并。

  同样,在去年1月,纳斯达克便向欧洲老牌交易所伦敦交易所不断抛出收购意向,最终以51亿美元“收集”到伦交所28.7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上周末,纳斯达克收购伦交所因股东支持几近于零,导致二次收购再度告吹,但纳斯达克声称,将继续保留手中的伦交所股份,以图再次发起收购要约。

  除去来自欧美的威胁之外,港交所的周边腹地也开始进入快速整合阶段。

  去年7月,东京证券交易所与韩国证券交易所达成合作协议,并宣布可能在未来合并或交叉持股;同样,德国证交所与韩国交易所也签订谅解备忘录,在市场信息、员工交换和新股上市方面进行合作。

  而在去年中,新加坡交易所也向外抛出橄榄枝,称若亚洲地区交易所出现整合,则新交所应是行动最快的交易所之一。

  目前,包括高盛、摩根士坦利、雷曼兄弟、JP摩根、德意志银行等国际投行也在凭借自身实力以及同业联合,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交易平台和服务,对交易所而言,也是不小的威胁。

  令人担忧的是,在这轮国际化的争食运动中,唯独港交所“无动于衷”。

  “从主要交易所通过国际并购来扩展资本市场的世界趋势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未来向香港联交所采取收购行动,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对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上述中国

证监会研究文章中提到。

  路在何方?

  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去年曾经提出,港交所作为香港重要的策略机构,其它交易所若想收购港交所,至少在目前看来,尚非易事。

  从机制上来看,港交所已经为潜在的收购威胁,预设了关卡。

  首先,任何股东想持有港交所股权超过5%,必须经港府审批同意。

  这与其它上市交易所的防火线类似,如新交所也规定,单一股东持股上限为5%,澳洲交易所则相对宽松,此上限为15%,东京交易所更加宽松,单一投资者持股上限达到50%,但规定超过20%时,需要当地监管部门审批。

  其次,港交所董事局13名董事当中,包括行政总裁在内,由政府委任的有7名,席位超过50%,这使得香港政府间接拥有港交所的控制权,以防“不测”。

  有外电报道提出,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及其董事会甚至认为,跨国交易所合并并不具备协同效应,理由是合并“涉及不同的监管体制和交收结算问题”,因此取得理想成果机会渺茫。 

  这与分析人士的观点有些相左。

  有业内人士指出,交易所营运模式实际上要做到“薄利多销”,若交易所仅局限于一个市场,则其交易和服务成本难以削减,服务范围也会受限。而合并则可使交易所吸纳更多上市资源,资金流动空间加大,交易成本逐渐下降。

  业界人士表示,在交易所全球化联合并购的大潮中,港交所若要保持其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最佳出路便是与内地资本市场有效对接,与沪深交易所进行深度合作。

  夏佳理表示,在香港的“

十一五”行动纲领中,港交所已经提出加强与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交流,但由于港交所本身是上市公司,属于商业机构,因此,中港两市合作究竟如何进展,尚需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来推动。

  截至2月9日,港交所主板与创业板总市值已达13.8万亿港元,沪深相加也已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港交所快速接近。

  但即便如此,港交所与亚洲最大的交易所东京交易所相比,单是市值方面(约为港交所的3倍),就有相当差距。

  “2009年东交所就计划上市,若东交所与纽交所真正开始实行24小时全天候交易,而新交所未来也参与其中的话,加上韩交所已经与东交所有合作协议,那么港交所很可能会显得孤军无援,如不与内地加紧联系,同时扩大其国际化程度的话,亚太金融中心的格局随时可能生变。”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