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申万香港空间 中国概念股活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8:4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臻 深圳报道

  "无论是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还是资产管理业务,都有自己的优势。"申银万国(香港)有限公司(0218.HK,下称申万香港)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1993年6月,上海万国证券在香港借壳上市,后改名为申万香港。前几年,申万香港的发展不是很顺利,"2001年的时候,处理完坏账拨备"。

  受益于中国概念股走牛,申万香港2006年上半年业绩大增。根据申万香港2006年上半年财报,2006年上半年,申万香港盈利50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倍。

  入港十余年,申万香港在投行、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也有较好发展。

  "2001年左右开始了资产管理业务,2004年在日本发行了A股基金,大约是2000万元的规模。"李先生告诉记者。

  李先生所说的"A股基金"是指"申银万国——蓝泽中国A股基金",由申银万国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作为投资经理、日本蓝泽

证券公司作为分销商,共同合作发起设立,于2004年、2005年分三期在日本募集资金。

  "我们是双向发展,内地、本地客户、基金客户都希望获得平衡发展。"李先生介绍说。

  至于和本地老牌券商的区别和差距,李先生则表示,"从盈利能力来说,相差不是很多。"

  根据香港联交所公布的财务数据,2006年上半年,大福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4亿港元,营业利润9600万港元。同期,申万香港营业收入1.6亿港元,营业利润4300万港元。

  从经营业绩上看,未来申万香港要对抗大福证券这样的老牌本土券商,还需要加快发展。

  至于业务的短板,李先生认为,从营业网点看,申万香港较大福证券少,但少得不是很多;从客户构成看,大福证券的优势在于本地客户数量庞大。

  投行业务主要取决于队伍的强弱,李先生认为,因为香港券业员工有比较大的流动性,所以,大福证券在投行业务方面并不占绝对优势。

  尽管

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但申万香港认为,香港举足轻重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近期内不会改变,必然是中国企业迈向国际
资本市场
的首选。同时,随着中国企业与国际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不断加强,中国企业已更明白国际投资者的要求,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投资机会的认识和兴趣也与日俱增,并对在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投资潜力和前景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H股、B股和其他中国概念股的市场将继续扩大和活跃。这正是申万香港未来发展最大的空间所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