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操盘必读 02月12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06:4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唐肇毅 上海证券报:证监会非法证券活动露头就打 中国证监会8日召开证券监管系统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会议。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部署了近期“打非”重点工作,指出下一步打击非法证券活动,要紧紧依靠省级政府,整合执法力量,在省级政府领导下建立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长效机制。桂敏杰在会上指出,下一步“打非”工作的思路:一是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配合省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投资者教育,及时提示风险,加强对各类中介机构的监管,探索建立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思路,疏堵结合。二是要紧紧依靠省级政府,整合执法力量,在省级政府领导下建立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的长效机制。三是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情报交流,将各种非法证券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多样化地开展工作。 简评:2006年,针对非法证券活动的蔓延势头,证券监管系统各单位与公安、工商、司法部门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重点办理一批大案要案,取得了一定成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部门的基本职责,是监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就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具体体现。尽管证监系统现有的监管力量、监管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但证券监管干部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活动。他在分析非法证券活动特征时指出,非法证券活动绝大部分都涉嫌构成犯罪,其主要特征是:蔓延快、仿效性强、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强、投资者多为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等。这就要求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要坚持露头就打,将损失和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上海证券报:新发QFII基金快速买入A股 去年12月才成立的安保资本中国成长基金(AMP Capital China Growth Fund)近日公布了最新投资组合,数据显示,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该基金的仓位已达到了96%。作为澳大利亚首支QFII基金,AMP中国基金于去年12月初发行,发行量为2.80亿份单位,发行价为每单位1.00澳元,2006年12月22日开始在澳大利亚证交所挂牌上市。AMP中国基金的投资对象为在中国上海和深圳两地证交所上市的A股,瑞银和中国人寿担任基金顾问,该基金投资A股使用的是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AMP CAPITAL INVESTORS LIMITED)的2亿美元QFII额度。从资金配置看,金融地产、工业、原材料和多元化消费品等行业是AMP基金重点配置的领域,这些行业的股票占净值的总比重高达75%,而招商银行、万科、苏宁电器、中集集团、新安股份则成为前五大重仓股。 简评:2006年12月以来,上证综指在创出历史新高后一路上涨,并一度逼近3000点大关。而根据有关统计,去年年末,摩根大通中国先锋基金等7只大型QFII中国A股基金买入A股股票的速度和仓位也双双加速,平均股票仓位超过97%,抵达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值。有关专家认为,此番AMP基金投资组合的公布,进一步反映出海外资金对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的看好。新发海外中国基金快速建仓,从一个方面折射出海外资金对中国股市中长期走势的看好。 中国证券报:派现“领唱”分红曲 截至2月11日,已披露2006年年报的9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增长73.45%,期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增长46.21%。这些公司中,拟派现的有48家,占比为49.5%,拟派现总额达27.97亿元。此外,有14家公司公布了送转股方案,占已公布年报公司总数的14.4%。 简评:2006年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价值回报渐入人心,而股改的完成又重塑了股东的利益格局。因此,现金分红多、送转比例高,将成为2006年上市公司利润分配预案的一大看点。随着今后年报披露不断增多,这一判断将得到进一步验证。 证券时报:上市公司资产置换如火如荼 资产重组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而资产置换更是重组的关键所在。经过资产置换的ST江纸和*ST金岭,去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42%和较上年增加15855.78万元。这两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仅仅是去年进行资产置换的90家上市公司中的冰山一角。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除去上市公司与股东之间以资抵债、债务剥离外,2006年共有9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资产置换(包括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涉及金额高达803.86亿元。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划分标准,进行资产置换的上市公司以制造业居多,这些公司大部分业绩较差,所处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低下。其中,机械、设备、仪表类的上市公司多达20家;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类的有11家;金属、非金属制造的公司有8家。在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的标的物中,除部分新增定向发行股份收购母公司资产外,上市公司置出的资产基本上以股权和实物资产为主,同时还有不少的债权,这实质上也是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一环;而置入的资产同样也是以股权和实物资产为主,少数则是以现金方式。对资产置换的主体来说,2006年参与资产置换的绝大多数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资产,仅有两家是针对上市公司控股参股公司进行,分别是国际实业和银基发展。资产置换是一种特殊的资产重组方式。在股权分置改革前,相当一部分控股股东通过与上市公司进行以劣换优的资产置换,侵占上市公司资源。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不仅获得了在未来可以充分流动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股改后限售流通股的价格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大大提高了大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积极性同时,一些绩差公司或未股改公司也需要通过注入新资产的方式才能被拯救。2006年是ST江纸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截至2006年6月30日,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4516.76万元,净资产为-11936.5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82%,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但重组使ST江纸几乎一夜之间“乌鸡变凤凰”,主营业务也由造纸变更为房地产开发和销售。2006年ST江纸实现净利润6993.27万元,同比增长1242%。同样,*ST金岭也从“孵不出蛋”变成了一只“会下蛋的鸡”。2004、2005年连续两年亏损的*ST金岭,在经过整体资产置换、定向增发和股改三合一后,业绩发生大反转,主营业务从陶瓷和造纸变为铁矿开采、铁精粉、铜精粉等的生产、销售。2006年*ST金岭实现净利润6866.23万元。在股本增加6200万股的情况下,*ST金岭每股收益由2005年的-0.39元变为0.21元,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5元。 简评:通过对上市公司盈利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进行资产置换的多数公司此前业绩水平一般,其中还有20家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或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统计显示,2006年三季度每股收益超过0.1元的仅18家,仅占总数的20%;而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有26家,占比为28%。事实上,除部分钢铁、资源类等公司新发行股份与大股东优质资产置换,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的并不多见。WIND的统计还表明,资产置换的金额超过上市公司资产总额30%的上市公司家数约占总数的40%,其中有15家置换金额超过总资产的50%,6家资产置换金额超过了总资产。在进行资产置换的90家上市公司中,置换金额超过亿元的共有55家,占总数的70%以上,其中上海汽车的交易金额最高,高达214.03亿元。另外还有近10家上市公司的资产置换金额超过10亿元。由于相关上市公司的资产置换都在去年下半年进行,因而资产置换后相关公司的业绩变化备受投资者关注。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置换行为能够作出解读。对于置换后具备扭亏或业绩大幅提升的上市公司资产置换行为,投资者作出了积极的正面反应;而对于控股股东注入水份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优质资产的行为,市场会作出负面的反应。但是资产置换会否直接改变上市公司的命运,投资者却莫衷一是。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的行为实质是大股东对相关上市公司无私的赞助,而置入资产的质量则视大股东的实力而定,同时也与置入资产的行业背景有关,一些垄断性的或具有盈利前景的资产置入方能为上市公司带来业绩的重大改善。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资产置入,能够使上市公司业绩明显提升。2006年7月1日,资产置换方案实施后,原水股份的主营业务将从原水生产供应和污水处理,转变为自来水生产销售和污水处理。数据显示,新置入的资产对原水股份2006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提升大有裨益。而香江控股在进行资产置换后,其业绩并未发生明显好转并呈现滑坡的趋势。然而,置入香江控股的大部分资产盈利大幅下滑,公司前景令人担忧。更令人吃惊的是,寄希望于资产重组获得新生的ST寰岛显然被“忽悠”了一把,刚刚置入上市公司的汉鼎光电由于主要资产及生产经营存在严重问题,后续经营能力不确定,ST寰岛无奈之下发布“退货”公告。 证券时报:对冲过剩流动性仍是央行货币政策重要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对冲过剩流动性仍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中央银行可能将不得不继续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过多的局面。央行发布的这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央行从2003年就开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2003年4月启动央行票据发行,当年9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2003年至2006年,发行央行票据净对冲流动性约3万亿元;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深度冻结流动性约1万亿元。 简评:所谓“流动性过剩”,简单来说主要指银行资金充裕,信贷投放的冲动性较强。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加剧,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央行需要放出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我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凸显。央行表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国内问题。从根源上看,我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是国内外多种因素造成的。如果国内外条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国际收支较大顺差仍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持续。这意味着,流动性过剩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持续存在。 证券时报:证券类存款增多 储蓄明显分流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昨日发布货币运行情况报告称,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日渐显现,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统计显示,由于受证券市场交易行情的影响,1月份,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同业存款增加1356亿元,同比多增1533亿元,其中大部分是证券公司和结算公司的存放款。1月份,上海中资商业银行除贷款多增外,有价证券及投资新增195.8亿元,同比多增75亿元。今年1月15日央行再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月末备付金率较年初下降近2个百分点。报告还称,当月受股市行情连创新高影响,证券等投资市场对商业银行存款,特别是储蓄存款的分流作用进一步增强。统计显示,1月份,上海中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多增,但储蓄存款分流明显。1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各项存款35.3亿元,同比多增69.3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增加41.3亿元,同比多增59亿元,外汇存款减少0.07亿美元,同比少减1.76亿美元。 简评:商业银行资金虽较充裕,但资金稳定性较差,流动性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需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当月中资金融机构存款变化呈现“两多两少”的特点:“两多”是人民币对公活期存款和外汇企业存款同比多增较多。1月份新增人民币企业活期存款84.3亿元,同比多增631.6亿元,机关团体存款同比多增136.9亿元;外汇企业存款增加4.21亿美元,同比多增4亿美元。“两少”是人民币企业定期存款和本外币储蓄存款大幅减少。当月人民币企业定期存款减少93.2亿元,同比多减197.2亿元;本外币储蓄存款减少192亿元,同比多减584.3亿元。其中人民币和外汇储蓄存款分别减少171亿元和2.36亿美元,主要是定期储蓄存款下降较多所致,当月人民币和外汇定期储蓄存款分别减少160.8亿元和2.01亿美元,同比分别多减426亿元和2.04亿美元。央行上海总部指出,“今年上海市贷款需求势必上升,加上目前我国整体利差水平较高,商业银行放贷动力仍很强,早贷款早收益的经营理念继续存在。”因此,央行上海总部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正确领会金融宏观调控意图,一方面要强化信贷投放管理,并把握好投放节奏,确保贷款合理均衡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强信贷资金流向的跟踪监测,确保信贷资金投向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信贷资金用途合理合规。 上海证券报:股票市场去年融资达2246亿元同比翻倍 2006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成了对于资金的巨大需求。央行昨日发布的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中国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的融资总量去年达到了39874亿元,比2005年净增9197亿元,同比增长29.98%。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依然占据着绝对比重。其中,贷款总量去年达到了32687亿,相比2005年增加8070亿,同比增长32.78%。贷款总额占全部融资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达到82%。银行贷款依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2006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通过股票市场的融资额达到了2246亿元,相比2005年的1053亿,规模增加了1193亿元,翻了一倍多。股票融资占全部融资规模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3.4%上升到去年的5.6%。与此同时,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复兴使A股市场成为国内企业直接融资的首选。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5593亿元,同比增加3709亿元,增长196.9%,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H股筹资394.9亿美元,可转债筹资40亿元、A股筹资2422亿元,占比43.3%。 简评:在贷款激增、股票融资大幅恢复的同时,受稳健财政政策影响,去年国债的发行规模则有所减少,由2005年的2997亿元,下降到去年的2675亿。企业债虽由2005年的2010亿增加到去年的2266亿,在全部融资中的占比却从2005年的6.6%下降到5.7%,发展债券市场的任务依然很严峻。央行报告认为,上述数据显示我国融资结构不平衡矛盾依然很突出,债券市场的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一系列基本制度尚待完善,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基本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发挥作用;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层次不够丰富,市场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紧迫。 中金在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