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人气蒸蒸日上:市场火爆的背后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13:18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白岭 2006年,A股市场众望所归。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A股市场自2005年中结束了长达5年的价值回归趋势;其时中国经济也逐步确立了高速平稳增长的基调,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和估值提升的共同作用使A股市场于2006 年得以成功形成一个历史性的大转折。从人民币升值触发、因成长性估值贯穿行情始末的金融、地产行情,到中国需求诱发的大宗商品牛市与资源股狂飙,到行情加速阶段给予中国的成长性估值,到股改公司强烈的填权效应,到股指期货推出预期带动的大盘蓝筹股价值重估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涨势,使A股市场成了全球的一块黄金宝地。从年初的1161点,到截止12月20日收盘为止的2373点,指数全年上涨1212点,涨幅104%,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并不断刷新新高记录,个股如火如荼、尽披黄金。中国股市终于走出多年熊市的阴影,走进了柳暗花明的花样年华。 改革实至名归 牛市理直气壮 2006年的这轮牛市,不仅仅是前所未有的气势夺人,而且比中国股市任何一个时期的牛市都来得更为理直气壮。似火牛年的背后,是制度巨变的市场基础,是一个全新的强势资本市场的渐渐崛起。 到今年底全面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制度变革。从本质上说,股权分置改革试图从制度层面上“再造”中国资本市场,因而它不仅是迄今为止最重大、最复杂的结构性变革,而且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几乎可以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这个市场相提并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正在呈现,一个具有共同利益基础、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具有激励功能和约束机制的资本市场正在形成。中国资本市场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流通的时代已经来到。 在它的背后,是一个跟随强势国民经济发展步伐之后,正在起步的弱势资本市场,一个正在进行全新定位的大国金融战略。中国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地位都应与新的战略目标发展相适应。中国要从一个制造业大国走向一个金融强国,中国资本市场不仅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变革,还必须从功能设计和政策配套体系等方面进行战略转型。 股权分置的制度平台从整体上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流通的市场结构。全流通的市场结构,稳定了市场预期,使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具有共同的利益平台和共同的利益趋向,使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持续的利益动力。 而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带动国内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这也是国内证券市场走强的根基所在。制度建设的推进,使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联系得以加强,中国资本市场得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受益者。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庞大的外汇储备和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几年内不可逆转。2006年,改革的实至名归,带动资本市场进入了理性的繁荣。 创新创造创意 股市动力不竭 与全流通的市场结构相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也在进行重大调整。从2006年开始,以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和绿鞋机制的引入等为代表的发行制度的改革,以融资融券、信用交易和做空机制为特征的交易制度的重大调整,以全面要约收购为特征的市场化的购并重组机制形成等,意味着全流通时代资本市场运行规则正在形成,这些规则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核心观念。 资本市场资金管理体制和资金运行体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风险的“放大器”功能正在消失。2006年开始建立的客户保证金第三方存托管制度,将对资本市场类银行资金运行体系产生根本性影响,也将使证券公司的市场风险“放大器”的功能大幅度减弱,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源和风险结构得以改善。 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正在恢复。这种正在恢复的资本市场核心功能是指市场的估值定价功能。这从中国银行回归A股发行和中国工商银行“A+H”发行定价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资产的估值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功能,它是资本市场其他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 市场正在从追求增量融资到关注存量资源配置的转型过程中。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最富有竞争力的特征将是市场并购行为。全流通的市场结构使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具备建立上市公司发展长期激励机制的条件,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管理层利益三者之间得到了统一,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推出,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队伍的空前壮大,证券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空前过剩,使得优质蓝筹上市公司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热点。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成长意犹未尽 腾飞还是开始 2006年中国股市风光无限,但在机构投资者的眼中,2007年“做多中国”的主题将继续拓展深化。股改完成、经济持续增长和海外中国股回归,将会导致国内A股市场急速扩张,这将为投资者带来未曾有过的投资机遇。 中信证券研究员认为,2007年“做多中国”的主题将不仅是内涵式的,也将是外延式的。中国股市将进入腾飞阶段,任何股市都不是匀速发展的,总是在某个特定阶段经历了高速的增长阶段。中国股市在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市的腾飞具备了制度基础。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直接融资也进一步发展。他们判断,随着香港海外中国股的回归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未来2-3年中国股市也将进入“腾飞阶段”。 股市在快速扩容期间,宽松的货币环境和快速的经济增长必不可少。对于明年,他们预估资金供给会进一步加强,随着企业的不断上市,国内A股的规模将会持续扩张。中国股市可能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展成12-17万亿规模,成为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第三大股市。 结合对宏观经济、扩容压力以及股指期货三者的分析,长江证券研究员综合判断2007年市场的整体趋势将是“年初上涨、年中调整,年末回升”。其间,明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随后公布的上市公司季报可能成为市场走向调整的导火索,而明年上半年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高品质大盘蓝筹的陆续回归,或将进一步加剧市场调整的深度。 在“中国式扩容”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07年的结构性牛市将朝着“蓝筹分化、追逐成长”的方向前进。一方面,类似中国人寿这样的高品质大蓝筹的回归将使得蓝筹的概念被重新定义,成长性行业的龙头公司将获得更多的蓝筹溢价;另一方面,市场随时可能面临的调整,将使得投资者转变思维,重新追逐小市值的成长性行业的领先企业。 基金经理们对于2007年是证券投资的黄金岁月也抱有充分的信心,兴业基金认为,由于诸多因素的带动,2007-2008年可能是2007-2010年期间证券市场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时期。投资者应该采取积极进取的心态,加大配置在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上的资金比例,享受此时期经济增长及其他制度性变革带来的收益。 展望2007,A股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进一步提升,牛市有望加速发展,但未来的大繁荣可能会在曲折中前行。站在辞旧迎新的岁月关口,我们祝福中国的资本市场,也祝福中国的投资者,不求“快”,但求“好”,以充分的准备,坦然迎接这一资本盛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