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操盘必读 12月22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 07:18 新浪财经

  唐肇毅

  证券时报:国务院发文严打非法证券活动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下一步将成立以证监会牵头、多部门参加的“打非”协调小组,协同“打非”。《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非法证券活动的危害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属地原则承担起非法证券活动的查处和善后处理工作。为做到疏堵并举、标本兼治,按照国办《通知》要求,证监会还将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尽快研究制订有关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规定,建立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体系,压缩非法证券活动的空间。据悉,该规定将对非上市公众公司设立和发行的条件、发行审核程序、登记托管及转让规则等作出详细规定,并有望于近期颁布。根据《通知》对证券经营业务的界定,股票承销、经纪、证券投资咨询等证券业务由证监会依法批准设立的证券机构经营,而产权交易场所、产权经纪公司等不得从事证券经营业务,一旦发现将由地方政府负责查处并坚决取缔。

  简评:近年来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编造虚假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兜售所谓“原始股”、“将在海外上市的

股票”等,诱骗群众购买。这类非法证券活动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在部分地区还有蔓延之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特别是今年以来,涉及非法证券活动的各类来信、来电、来访达数千起,较去年同期成倍增长。其中,非法发行股票企业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非法从事证券业务的中介机构大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证券报:监管层酝酿不再给信托公司吃“独食”信托业将对非信托金融机构开放

  今后,信托业务将不再是信托公司的专属业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可以开展。监管层的态度已经比较明确,信托业务与信托公司的业务是两码事。与信托公司一样,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这些金融机构都可以运用信托原理开展相关业务。

  简评:这将是监管层突破“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旧有思维模式,基于构建统一的信托市场、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考虑,重新给信托业务与信托公司定位。 对于信托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监管层则考虑将其定位于一种类似私募性质的投资基金。同时,信托公司将被禁止开展贷款信托业务,也不得进行实业投资,只能做较高端的受托理财业务。

  证券时报:基金业正在步入理财盛世

  证券投资基金从众多机构投资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真正的中流砥柱。2006年,中国基金市场爆炸式增长,基金扩张的规模几乎是过去8年的总和,管理资产达到7500亿元。投资基金秉承的专业理财理念深入人心,对中国证券市场和普通百姓的投资行为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影响。一天时间,嘉实策略增长基金首发419亿份,创造了全球基金史最高单日募集纪录!这成为我国基金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到11月底,今年基金新增开户总数达到673.18万户,今年新增基金持有人突破700万户,远远超过A股同期新增开户数,为历年之最。

  简评:走过了8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基金业正在步入全盛时代,到今年11月底,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58家,管理基金294只,基金总规模已达6312亿元;而到12月,随着新基金陆续发行,基金总规模已达到7500亿之巨。在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基金已成为证券市场的定海神针。到今年12月,基金持股市值达到4000亿,成为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2006年,中国基金业经受住了最严峻的潮起潮落考验。一季度,行业遭到大规模赎回,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二季度,货币基金风波祸起东墙,市场对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产生怀疑,但基金以持续增长的业绩和持之以恒的投资理念,吸引了更广大投资者的支持,资产规模不缩反增,达到5111亿;进入三季度,基金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基金在证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中,其投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每次业绩出众的品牌基金发行,都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基金当期发行562亿元,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四季度,中国基金业更是频创世界理财市场的发行纪录,封闭基金转开放,基金启动净值归一、新百亿基金不断诞生,到目前为止,四季度基金业新发募集超过1400亿份,所有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基金的投资理念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机构投资者———基金、QFII、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的共同引领下,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我国证券市场的盈利模式在短短的几年内从投机和坐庄盛行,转向以公司基本面分析为主、长线持股的理性投资,在市场的教训和失败中,机构投资人日益成熟。央行刚刚发布的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四季度选择基金作为最主要金融资产的人数占比,从上季度的6.7%猛升至10%,上升了3.3个百分点。基金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除储蓄存款外拥有最多的金融资产。可以预期,只要中国证券市场持续繁荣,只要投资基金的收益持续超过银行存款利息,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城镇家庭选择基金作为自己主要的金融资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基金业现在才刚刚开始步入理财盛世。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基金业在市场的洗礼中,最终一定会长成一棵硕果累累、并能够给投资人遮阳避雨的参天大树。

  证券时报:深市股改清欠年底全力冲刺

  从深交所有关负责人处获悉,由于年内大限将至,深市未股改和未清欠公司将进入全力冲刺阶段。据透露,年底前深市股改清欠的相关情况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下周将启动两批股改,未清欠公司也可能只剩下4到5家。据透露,股改方面,今年年内,深市仅剩两批股改名单出台,将分别于本月25日和30日亮相。针对年内最后一批股改,深交所特别强调,进入程序或具股改意向的公司一定要于本月30日发布相关公告。至于年内最后两批公司的具体市值及家数情况,目前尚无法预计。统计显示,截至12月20日,深市未股改公司共有51家,其中成分股指数样本公司1家未股改(深发展),深证100指数样本股公司2家(深发展和赛格三星),未股改公司市值占应股改公司市值5.66%。

  简评:清欠方面,截至目前,深市有137家上市公司完成了清欠工作,合计清欠金额100亿元,占所需清偿资金总额的42.20%。近日深市又有7家上市公司以股抵债和以资抵债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进入清欠程序,金额合计4亿元。清欠家数方面,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深市尚余30几家公司未完成清欠工作,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家数约1/4,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年内冲刺效应,近几天可能会出现巨大变化,最后未清欠公司也许仅剩4到5家。如未能赶上年内末班车,未清欠的公司明年可能会被相关部门立案稽查。

  中国证券报:大跌不减基金经理牛市雄心“再跌这么多我就建仓30%”

  “明天如果再跌这么多,我就要至少建仓30%了。”看着昨天下午尾盘大幅跳水,深圳一基金经理镇定地告诉记者。其管理的老基金经过近期持续营销之后,资产管理规模已激增10倍。一些基金管理公司鉴于市场风险加剧,旗下基金已经开始部分减仓,前几天市场上涨、其基金净值反而下跌很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同时有基金公司通知营销渠道,暂时不要申购基金,等市场调整后再说。多位基金经理昨日同时表示,此次指数在历史高位的调整,回调幅度最多也就是10%,与A股的长期增长来比较的话,只是一朵小浪花而已。

  简评:“这应该不是基金业操作的主流。”大成精选增值的基金经理曹雄飞判断说,因为按照逻辑分析,如果判断市场下跌,应该劝投资者积极申购持续营销的老基金来抄底,即使短期内仍会有一定风险,但相对于长期的增长来说,承受这点风险是值得的。他回顾说,上证指数在今年7月份从1736点大跌,迅速回调到1541最低点,然后就是一路向上,近期更是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当时为了规避风险不买基金的很多人最后其实损失更大。经过今年的教训,目前很多老的基金持有人已经放弃了以前落袋为安的做法,他们将基金近期的分红迅速转化成红利再投资或者申购新基金。

  上海证券报:S股板块成最后的“美餐”

  在昨天大盘调整之际,S天水S红河S阿继S茂实华S*ST一投S*ST聚酯SST闽东S济柴S*ST大通等未股改股仍逆风飞扬。在2006年仅剩下不到两周的背景下,S股的集体走强,意味着市场活跃资金开始重新抢吃股改最后的“美餐”。据统计,目前沪深两市S股不足100只,从某种程度上看,S股已经成为了稀缺性资源。尽管这类公司又以股改困难户为主,但在政策引导,尤其是强制清欠的政策影响下,股改常常伴随清理大股东占款、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举措,使得公司基本面可能因为股改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同时资产重组和注入优质资产是其能够完成股改的重要举措。可以预期的是,一旦上述题材被落实,上市公司质地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将跳跃性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价自然能够顶住市场结构性调整的压力逆流而上,市场的获利空间被彻底打开。事实上,当前的S股板块中也并非没有“黄金”,尤其是一些S股有望借助股改而出现质变的可能,更使得其未来股价暴涨成为可能。

  简评:S股走强的诱因,主要是“中铝系”旗下的S山东铝S兰铝连续两天被巨量封于涨停。同时,近期股改完成复牌后个股普遍表现优异,典型的如王府井、青岛啤酒等,使得股改股的赚钱效应再度演绎;而一些推出股改方案复牌的个股也有强势的表现,S燕化S浙广厦等个股复牌后的大涨,再次刺激了市场活跃资金在S股中继续“寻宝”游戏。从大盘的位置来看,市场经过一年多的上涨后,股指已经处于相对高位区,主力机构和主流资金都开始为明年谋划,而市场活跃资金可以借机挖掘这个未股改题材进行炒作,因此分析人士认为,最后冲刺的未股改股,仍然可能成为孕育暴利的沃土,当然,由于S股中质量良莠不齐,投资者在吃美餐的时候,对潜在的风险也要有所防范。

  证券时报:铁矿石价格再涨9.5%

  宝钢与淡水河谷就2007年度铁矿石基准价达成一致铁矿石价格再涨9.5% 昨日,宝钢与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2007年度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达成一致,淡水河谷公司北部和南部生产的粉矿价格将在2006年基础上分别上涨9.5%。新的2007矿石年度的卡拉加斯粉矿和标准粉矿的基准价格分别为0.7320美元/干吨度和0.7211美元/干吨度。

  简评:这是宝钢第一次代表中国钢铁企业与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达成铁矿石基准价格。资料显示,2005年淡水河谷公司向中国出售的铁矿石占其总产量的22.4%。而中国今年前9个月规模以上矿山的原矿产量达到4.06亿吨,同比增长38%,预计全年国产铁矿石增幅将达30%以上,这一增幅远高于同期钢铁产量和铁矿石进口量的增幅。此外,中国还在广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铁矿石生产商合作。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得到提升。

  上海证券报:沪深证交所和中登公司公布明年休市安排

  沪深证券交易所今天发布《关于2007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休市安排的通知》,明年元旦将休市3天,即2007年1月1日至1月3日,1月4日(星期四)起照常开市。

  根据通知,明年春节休市5天,为2007年2月17日至2月25日(公休日除外),2月26日起照常开市。“五一”休市5天,为2007年5月1日至5月7日(公休日除外),5月8日起照常开市。“十一”休市5天,为2007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公休日除外),10月8日起照常开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了明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休市期间资金清算交收安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