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融资融券为何一再推迟 监管层寻求稳妥第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14: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汪涛

  券商厉兵秣马

  近期,上交所再次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系统测试。

  向证监会机构部提交试点评审材料的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超过10家,其方案以及系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据悉,大多数创新券商都已向证监会提交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评审材料,有关券商还在公司内部制定了业务管理办法以及一整套涵盖业务审核、业务操作、业务支持、业务风险控制等环节的内部规章制度。

  在技术系统的准备上,业务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均通过了调试和上线,且已完成调试并与交易所进行了对接测试。

  根据今年8月起实施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券商将开展融资融券试点。

  不过,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没有预期中来得那么快,各方期望融资融券能在一个更成熟的环境之下稳妥出台。

  部分参与试点的券商表示,目前的测试仍属于常规范围,但至于试点何时出台,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早前发布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在账户、登记和存管、结算等方面对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作出了具体规范。

  监管层十分慎重,不希望产生任何未能预期的不良影响,监管层希望在市场更加成熟之后再推出试点,这对证券公司本身乃至整个市场都更加有利。

  证券公司人士认为,就单个券商情况,试点的条件并非不成熟,从对创新试点券商的资格和规模的选择控制上,风险也完全能够控制。

  受困三方存管

  “融资融券试点推迟,一方面是管理层希望在更成熟的条件下审慎推出,同时第三方存管业务的推进较为缓慢也是原因之一。”知情人士分析。

  《办法》明确规定,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客户资产安全、完整,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方案已经

证监会认可,且已对实施进度作出明确安排。

  由于业内对第三方存管的费率、操作模式以及券商和银行谁来主导等诸多问题还存在一定争议,从技术层面讲,银行的相关系统也需要升级,所以客户保证金第三方存管一直未能在业内全面推开。

  第三方存管方案在业内并没有完全推行并完成,部分券商离完成保证金第三方存管还有距离。

  国泰君安模式已被定为业内推行的模式,但由于涉及到银行的费率等敏感问题,这一模式在业内的广泛推行并不十分顺利。

  困扰第三方存管方案推行的主要原因是与银行间的谈判问题,如果客户资源全都掌握在银行手中,显然对证券行业的发展不是最佳选择,在存管保证金的费率问题上也多有争议,银行过于强势。

  不过,保证金的存管是大势所趋,作为证券市场基本制度的改变,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第三方存管,仍在积极推进。

  近期,各地证监局开始全面检查已申请融资融券业务的创新类券商的第三方存管实施情况,证监会将根据汇总的情况召开评审会。

  从第三方存管实施的情况看,融资融券业务年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

  一旦融资融券推出,业内人士表示,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将酝酿重大变革。包括尚未正式实行但预留了空间的回转交易(T+0)、融资融券、涨跌幅限制放开等。

  政策一直没有明确说明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需要有新交易制度的配合,但市场已有普遍认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会引发交易制度的变革。

  但T+0等交易规则的改变不会是一次性的,初期是选择试点进行。

  随着试点券商的增加和业务的深化,融资融券为证券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将在初期100亿元的基础上迅速增加,理论上的最大值为3000亿元,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认为。

  “融资融券作为一种信用交易,活跃市场,应当在适当时机推出,严格参与的条件,控制好参与比例,以及审批程序。”著名学者王连洲认为,融资融券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