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耿亮:上证所要从五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市场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1:4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6周年之际表示,上证所要从五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推动自身建设和市场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蓝筹市场建设,鼓励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上证所将继续大力发展蓝筹股市场,吸引国民经济骨干企业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并创造条件推动红筹股公司和H股公司回归境内市场上市。与此同时,上证所将采取积极措施,继续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创造更有利的制度和市场环境,努力推动国内公司的整体上市步伐,促使现有上市公司做优、做大、做强。  

  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上证所明年将推出第三代市场监察系统,大幅增强一线监管的技术能力,确保市场公平与公正,保证市场可持续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品种。上证所将于近期完成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2007年一季度合适的时间正式上线。新一代交易系统的上线,将使我所拥有一个在功能上足够与世界主流证券市场相匹敌的强大的交易系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技术进步将产生深远影响。  

  四是切实加强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五是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交易所国际化发展。今年以来,上证所先后同泛欧交易所、纳斯达克、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等多家证券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至此,上证所已经与27家境外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市值排名前10位的世界主要交易所。在签署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上证所将与这些交易所开展深度合作,为各项业务发展开辟道路。

    以下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6周年之际的观点全文。

  随着2006年岁末的来临,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己16岁的生日。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发生历史性转变的一年,也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国

证监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上证所在这一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
股权分置
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上证指数连创新高,市场规模和交易量迅速扩大,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蓝筹市场的地位,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一个亮点。  

    2006年对于上证所来讲,可以说是改革之年、蓝筹之年,繁荣之年和贡献之年。  

    第一,2006年是上海证券市场的改革之年。  

    股权分置改革是2005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改革任务,也是上证所工作的重中之重。上证所高度重视股改工作,全力以赴,采取各种措施推动上市公司完成股改。目前,沪市股改公司总数已达762家,总市值占全部应股改公司总市值的96.99%,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取得胜利。  

    第二,2006年是上海证券市场的蓝筹之年。  

    截至12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拥有840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达到61662亿元,与2005年底相比,市值增加了160%,占当年GDP的33%。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上证所市价总值在世界各主要交易所中排名第17位。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不仅体现在市值的增加上,更体现为以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为代表的一批超大型蓝筹公司在上证所发行上市,极大地提升了上海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使得上海证券市场真正迈入了蓝筹市场的大门。  

    第三,2006年是上海证券市场的繁荣之年。  

    12月18日,上证指数长创下了2335.23的历史新高。这既是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准确体现,也是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上证指数的攀升,三千多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进一步恢复。从

股票成交量来看,到12月18日,上证所今年股票累计成交金额达到5.3万亿元。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15位,同比增长173%,位居全球第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在指数上涨和成交活跃的同时,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2006年前三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等指标都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质量明显提高。  

    第四,2006年是上海证券市场的贡献之年。  

    2006年,上海证券市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上市,对国企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上证所的筹资功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11月底,上证所今年股票发行筹资累计达到1392亿元,其中IPO筹资1044亿元。IPO筹资金额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9位,亚洲第2位。这些成绩表明,上海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  

    值此2006年岁末和上证所成立16周年之际,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崭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初步解决了市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后,中国证券市场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挑战。过去的成就只是万里长征起步,只能作为我们奋斗的新起点。立足这一新的起点,上证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推动自身建设和市场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蓝筹市场建设,鼓励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优质大型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上证所将继续大力发展蓝筹股市场,吸引国民经济骨干企业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并创造条件推动红筹股公司和H股公司回归境内市场上市。与此同时,上证所将采取积极措施,继续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创造更有利的制度和市场环境,努力推动国内公司的整体上市步伐,促使现有上市公司做优、做大、做强。  

    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的一线监管者,在监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市场监管,建立了先进的实时监察系统,对证券市场的运行进行着严格的实时监察,严厉打击了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管,明年将推出第三代市场监察系统,大幅增强一线监管的技术能力,确保市场公平与公正,保证市场可持续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品种。  

    我们把金融创新作为突破口,努力通过推出创新金融产品,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工具。近年来,先后推出了ETF、国债买断式回购、权证等新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继续搞好现有产品的同时,我们将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创新。在交易机制创新方面,为了适应后股改时代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2006年上证所先后推出了市价订单、证券交易公开信息和申报价格控制等三项新机制,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强了市场透明度。我们将于近期完成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2007年一季度合适的时间正式上线。新一代交易系统的上线,将使我所拥有一个在功能上足够与世界主流证券市场相匹敌的强大的交易系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技术进步将产生深远影响。  

    四是切实加强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长期以来,上证所高度重视服务工作,全力为各类市场成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2006年,上证所服务工作紧紧围绕上市公司、会员公司、公众投资者三个主要对象群开展服务,推动了40多项服务专项工作,积极为市场提供便利。我们还进行了“2006年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活动,收集到了80多条意见和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通过“满意度调查回头看”活动,对薄弱环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全面落实市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投资者咨询难、热线电话接听率低等问题,我们推出了面向公众的“公众咨询服务热线(4008888400)”,并强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接听率,优化了接听质量。我们坚信为市场提供更好服务是上证所的职责,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五是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交易所国际化发展。  

    我们深信,一个民族需要汲取全球性的精髓才能繁荣昌盛,一个交易所要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才能立足于世界一流的行列。面对资本市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上证所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拓展业务,培育竞争优势,国际化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以来,我所先后同泛欧交易所、纳斯达克、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等多家证券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至此,上证所已经与27家境外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市值排名前10位的世界主要交易所。在签署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上证所将与这些交易所开展深度合作,为各项业务发展开辟道路。10月16日,在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第46届年会上,经会员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上证所当选为董事会成员。上证所的成功当选,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际市场与交易所同行的充分肯定和认同,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在上证所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回首历史,中国证券市场过去16年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只有怀着更远大的目标,把今天的成就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脚踏实地,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才能攀越新的高峰。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规模的扩大,上海证券交易所必将获得更快的发展,成为一个制度更完善、产品更丰富、运作更公平、技术更加领先的国际化的蓝筹市场,为海内外投资者、融资者和中介机构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开创中国资本市场更大的辉煌,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 耿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