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操盘必读 12月13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07:22 新浪财经

  唐肇毅

  中国证券报:大盘踏上2200点 工行A股市值已过万亿大关

  A股市场首只市值突破万亿元大关的个股本周诞生。周一,工商银行A股大涨5.43%,收盘A股总市值就达到了10239亿元。 昨天,工行继续大涨5.64%,报收于4.31元,收盘总市值达到10816亿元,占沪综指的权重约为18.45%。本周两个交易日,工行总市值就增加了1104亿元,而昨天沪市第7大权重股大秦铁路的总市值仅为1001亿元,可以说工行两天内增加的市值就相当于为市场贡献了一只超级大盘股。虽然工行总市值突破万亿,但由于目前仅有68.3078亿股能够流通,按昨天的收盘价计算,流通市值为294.41亿元,仅排在沪市流通市值第7位。2342.95点!上证A股指数昨天悄然创出历史新高。而上证综指昨天收于2218.95点,5年来首次站稳2200点。

  简评:上证A股之所以成为领先指标,主要是因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招商银行上港集团等蓝筹股集体走强。统计显示,占据沪市总市值前5名的股票昨天平均涨幅高达2.69%,而同期的上证A股涨幅只有1.78%,上证综指的涨幅为1.76%。受惠于中国经济良好发展态势,银行业前景被国内外投资者普遍看好,加之市场流动性充裕,增量资金仍把银行等大盘蓝筹股作为重要建仓目标,这成为工行市值突破万亿的直接推动力量。

  上海证券报:千亿新基金旋风入市

  下半年发行的1400亿偏股型基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建仓A股市场。根据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透露的信息,截至11月末,基金持有的A股市价总值相比年初增长110%。以此计算,所有偏股型基金截至11月末的持仓市值超过3600亿元,平均仓位达到73%。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呈现持续升温状态。其中,仅下半年的前五个月中,就新设立偏股型基金1400余亿份,这包括三季度新设立偏股型基金614亿份,以及10月份和11月份中设立的偏股型基金816亿份。但巨量新基金的设立运行并没有稀释基金的持仓水位,相反,由于新基金普遍看好后市,偏股基金的整体持仓水平甚至出现“增厚”趋势。上海证券报统计显示,今年3季度末,所有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持仓水平为71.99%,而截至11月末,基金的平均持仓比已经超过73%。剔除同期股市的上涨贡献,新基金仅仅在10月份和11月份,就至少卖入了400亿元的A股股票。

  简评:12月以来频频现身的新发巨型基金将成为更为关键的做多力量。根据最新披露数据,本月,新发的股票基金已经累计达到657亿份,新基金的操作将在相当程度上左右未来的热点走向。而此前发行的新基金的影响力则将有所下降,截至11月末,偏股基金的平均持仓比例达到73%以上,按照偏股基金通常80%的持股上限计算,11月前募集的偏股型基金的建仓资金空间预计只在350亿元上下。在上述资金的“呵护”下,今年A股市场的12月行情很可能重温过去的暖冬行情。2005年12月份,上证指数的涨幅为5.62%。2003年12月,上证指数的涨幅为7.14%。今年的股市在各路资金的看多情绪下,也很有可能在年末给投资者带来温暖。

  中国证券报:“保险第一股”即将亮相 国寿争取元旦后上市

  “国内保险第一股”的上市进程可能比市场预期得还要快。即将登陆A股市场的中国人寿及其承销商和财务顾问,正在加班加点,争取国寿A股年内发行,明年元旦后挂牌上市。“国内保险第一股”的上市进程可能比市场预期得还要快。即将登陆A股市场的中国人寿及其承销商和财务顾问,正在加班加点,争取国寿A股年内发行,明年元旦后挂牌上市。

  简评:市场关注的焦点落在了发行价格上。国寿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称,将发行不超过15亿股A股。昨日中国人寿H股股价收于19港元,投行人士则表示,A股发行价大约在H股股价基础上给出10%左右的折让。据此测算,国寿此次融资额将超过250亿元,最多可达280亿元。上个月,国泰君安(香港)将国寿H股长期目标价设定为22港元。德意志银行则在今年先后三次增持国寿H股,持股比例增至8.75%。

  证券时报:外资开抢中国金融业蛋糕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昨天宣布,该行已收到中国银监会的确认函,可以向内地居民提供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服务。恒生银行昨天也表示,为配合中国银监会在上月公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恒生银行已申请将内地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和汇丰一样,恒生银行昨天也取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确认函,可向中国境内公民提供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服务。恒生表示,会尽快完成有关手续,在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及福州推出这项服务。至今,恒生在内地的投资已超过人民币38亿元,包括以人民币17.26亿元购入兴业银行15.98%的股权。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主管张利平日前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瑞信正在等待机遇在内地搭建投资银行业务的长期发展平台。大福证券集团目前已与内地一家资产规模在数千万元的期货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计划购入该公司49%的股权,尚待中国证监会批准。一旦获批,该公司将更名为大福期货,并将首先在上海、郑州和大连三个期货市场较活跃的城市开业,集团还将根据需要向该公司注资,并增设网点。

  简评: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一直期待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盛宴的海外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表示,已作好了业务拓展的充分准备,并期待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证券时报:安信实施债务重组为中信入主“热身”

  中信信托重组安信信托又进一步!安信信托今日发布公告称,安信信托同第一大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公司签署了《资产负债承接协议》,同意由国之杰公司承担其约2.84亿元负债。同时,安信信托同意将原由其拥有的共计约2.34亿元资产转移给国之杰公司。业内人士猜测,安信信托与大股东的债务重组,减轻了还本付息的压力,提高了资产质量,有可能是为中信信托的重组进行铺垫。公告显示,2005年11月27日,安信信托同第一大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公司签署了《资产负债承接协议》,安信信托同意将原由其承担的,截至2006年10月31日价值共计约2.84亿元负债转移给国之杰公司承担。由此,形成安信信托对国之杰公司负债人民币约2.84亿元(最终以对账结果为准)。同时,安信信托同意将原由其拥有的截止基准日,价值共计人民币2.34亿元资产转移给国之杰公司承接,以抵偿等额的安信信托对国之杰公司的负债。不过,上述债务转移需经债权人书面同意,否则对外将不生效。

  简评:中信信托与安信信托的重组,将采取吸收合并或者定向增发的重组方式。 从债务重组的效果来看,本次重组调整了安信信托的财务结构。而且,从重组的资产负债标的物来看,安信信托将三家信用社的负债转接给大股东,减轻了不少还本付息的压力;而转给大股东的资产,并不是其核心资产。因此,“公司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他说。同时有业内人士猜测,虽然公告里并未透露重组的蛛丝马迹,不过安信信托此举难免不是为中信信托重组扫清障碍。

    中金在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