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小非解禁再掀第二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18:08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任小雨

  自8月份“小非”解禁高潮以来,9月份限售股解禁仅4家公司而已,但在第四季度A股市场“小非”解禁又将迎来新一轮高潮。统计显示,以近期的收盘价计算,今年第四季度将有162家公司80.66亿的限售股上市流通,“小非”上市流通市值约为500亿元。尽管8月、9月“小非”上市流通得以平稳度过,但今后“小非”解禁的压力仍然不可忽视。

  10月份日均解冻13亿元

  从年内各个月份的限售股解冻情况来看,8月份限售股解冻的额度最大,金额约为325亿元,市场顺利实现了平衡过渡。9月份限售股的额度总共仅6亿元,但伟明股份的“大非”减持现象伴随股份的下跌,使投资者警惕性有所提高。而进入第四季度,限售股解冻额度开始增大,10月、11月、12月的各个月解冻额度分别为148亿元、164亿元、186亿元。为此,限售股解禁将迎来又一个高潮。

  统计显示,第四季度将有162家公司的限售股将得到解禁,10月份25家公司、11月份71家公司、12月份66家公司的解禁股本分别为30.6亿股、21.88亿股和28.18亿股,合计有80.66亿的限售股将在第四季度上市流通。尽管10月份的限售股解禁额度不大,但由于“十一”长假的原因,相关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的时间是从10月21日至31日,使得10月份成为第四季度日均限售股解冻额度最大的一个月,为日均13亿元,而11月份、12月份这一数据分别为5亿元、6亿元。

  在10月份限售股解禁的25家公司中,解冻的限售股占解冻前流通A股比例在30%以上的有科华生物、G民生、美欣达、G金陵、久联发展、G康美、G综艺等7家公司。其中科华生物的比例最高达到110.79%。25家公司中,限售股解冻的额度在3亿元以上的有G民生、G上汽、科华生物、G网新、G综艺、G金陵、G康美共7家公司。其中G民生的解冻额度最大达到100.55亿元。从解冻的限售股股东数量看,股东数量在20位以上的有G民生、科华生物、美欣达、G网新。其中G民生的股东数量达到48位。

  对比这25家上市公司,尽管G民生的解冻额度较大,解冻股数占流通A股比例偏大,股东数量最多,但对比相似的G中信在8月份的情况看,未来压力不大,而且G民生还计划定向增发。而从伟星股份“大非”减持的案例看,同样是民企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科华生物,解冻股数占流通A股比例大,额度也偏高,解冻的限售股股东人数也较多,可能存在一定压力。美欣达也属于相似的情况。至于G上汽,尽管解冻额度排名第二,但只是大股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占总股本5%的部分,且属于单一限售股股东——国有法人持股,压力最轻。

  “小非”减持两类公司

  伴随着“十一”长假即将来临,沪深股市安然度过了第一个“大小非”解禁高峰,但“大小非”减持初显踪迹,其中两类公司尤其倍加关注。

  在已解禁的36家上市公司里,G恒生、中捷股份、G人福、G中信、传化股份四公司发生过“小非”减持,而伟星股份却遭遇“大非”减持。“小非”减持第一例G恒生,截至8月22日收盘,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已通过上证所挂牌抛出公司股票289.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3%,目前该股东尚持有公司股票770.68万股,占总股本的5.40%,为目前“小非”减持最高比例。

  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小非”减持——G中信,近日公司接到第九大发起人股东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通知,自2006年8月15日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取得上市流通权后,新星石油对其所持有公司股权进行了逐步减持,截至2006年9月18日,新星石油已售出3029.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目前仍持有2480万股。从8月15日至9月18日,公司股价最低11.79元,最高为昨日的14.49元,上涨幅度0.07%。据G中信的招股说明书,新星石油所持股份成本为每股1.6元,而股改前其持有G中信6000万股,总成本为9600万元。即使都按8月15日至今最低价11.79元计算,已经出售的股份给新星石油带来了超过3.5亿元的收入。也就是说,在G中信每年分红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新星石油已经获得逾2.5亿元的利润。

  此外,G人福则被其第三大股东武汉奥兴公司抛售所持有的全部663.9万股,为最彻底的一次减持;中捷股份身首单流通股市价转让协议,将第二大股东玉环兴业将所持901.7648万股中捷股份(占总股本的5.04%)转让给玉环中创和玉环欲达,其中玉环中创受让483.8346万股,玉环欲达受让417.9302万股;传化股份截止到9月21日收盘,第六大股东浙江科投通过深交所挂牌交易出售公司股份120.91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浙江科投目前尚持有公司股份261.59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2.18%。

  在“小非”减持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而解禁“大非”也在悄悄出手。伟星股份于本月14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伟星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交易所减持公司股份795490股,占股份总额的1.06%,尚持有公司39.01%的股份。至此,国内证券市场全流通的背景下控股股东批量减持大幕开启。

  据市场人士分析,在以往的行情中,两类公司股票的限售股解禁容易遭到抛售。其一,解禁股占比极高的个股。最典型的是G宏盛,该股有5716.44万股解禁,是原无限售流通股总数的2倍多。8月17日解禁当日,G宏盛成交量突增4倍,汹涌的抛盘将该股打压至跌停。其次,限售股持股分散的个股。像G申能原募集法人股东有1181家,每家的持股数量差别很大,该股8月17日解禁当日放量下跌2.55%。

  减持压力 “大非”不及“小非”

  度过第一个解禁高峰并不意味着“大小非”压力就消除,今年年底第二波高峰将再度涌起,但今年年底的“小非”减持压力将超过“大非”的减持。统计显示,截止目前已有21家公司的“大非”所持约10.7亿股限售流通股获得解冻。在这些公司的“大非”当中,只有恒生电子、传化股份和伟星股份3家公司持股超过5%的股东真正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了减持,合计538.36万股。

  据了解,面对丰厚的价差,“解冻”诱惑所带来的减持冲动不是没有,但目前有很多公司并没有减持股意愿,反而增持。为此,伟股股份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还仅仅是个案而已。作为持股数量在5%以上的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大非”更看重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价值投资。在股改方案中,大股东们做出延长禁售期或者设定最低减持价格的额外承诺,使其短期减持动机以及减持可能都有限。从近阶段“大非”们实际减持情况来看,在解冻初期,“大非”们的实质性减持意愿并不强烈,因此“大非”解禁尚未形成规模。

  据专业人士分析,年底之前,两市200家公司115.82亿限售股获准解禁,对应流通市值高达700亿元。而在这115亿股的解冻限售流通股中,“小非”70.33亿股,占总限售股的70%左右,“大非”连其一半都不及。可见,年内市场面临的减持压力,主要还是来自“小非”的可能减持行为,“大非”所占的潜在减持数量较为有限。

  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07年的到来,限售股解禁的压力却不容小视。一方面是绝对数额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未来绩差股的增多,限售股抛售的动力也更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