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朱从玖把脉公司治理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10:3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全流通环境下,国企如何改善公司治理成为证券市场公司治理核心环节

  证券时报记者 黄 婷

  本报上海电  由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国联安基金管理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公司治理指数国际研讨会”7月14日在沪召开。上证所总经理朱从玖在会上表示,全流通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如何改善公司治理,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公司治理的核心环节。他介绍,上证所从199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公司治理问题,对提高上证所上市公司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朱从玖介绍,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部分。目前,股改已经取得基本成功,全流通市场环境下,公司治理面临新挑战。国有资产管理的改善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改善的关键问题。可以预见,通过优化国有资产的管理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将成为重要课题。

  首先,从监管的角度看,过去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受国有资产比重过高这一因素的影响,在监管上对国有资产有很多“偏爱”。比如在涉及公司控股股东的变换时,按照

证券监管的要求,应该有收购要约。但在过去的实际操作中,国有资产的转移,包括交易或划拨,带来控股股东的变化,通常都能得到监管层的要约收购豁免。但这种豁免制度在全流通的环境下,对投资者保护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都是不利的。目前的监管制度还有很多类似的规定,必须要作调整,让所有股东得到平等对待。

  其次,从国有资产管理本身来看,国资管理一直是我国改革的一个难题。2002年上证所曾经开过一次关于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研讨会,许多国内外专家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在当时实施难度很大。而在目前全流通市场环境下,已经具备了实施基础。在我国,国资管理中引入类似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最关键的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让公司管理层真正与上市公司利益联系在一起。在国有资产占主导的市场上,激励机制尤为重要。内部人控制在全世界的上市公司中都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由于我们在国资管理上的特殊性,内部人控制更是一个双重的难题。建立激励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措施。另外,要建立市场化的业绩考核体系,以国际国内的评价标准做参照,以减少我们在国资管理上的特殊困难。

  朱从玖还介绍,我国近几年在国有商业

银行改革中的一些措施和理念,值得大多数国有企业借鉴,比如引入国内外的战略投资者,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和各类专业委员会,其在公司治理改善上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