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开闸股票不论涨跌都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19:06 信息时报 | |||||||||
时报讯(记者 刘昊) 业内期待许久的融资融券试点终于有了开闸的时间表。近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并将从8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以往股市的“单边市”状况将成为历史,因为按照融资融券的操作方法,只要投资者判断对了方向,不管股票上涨还是下跌都可以赚到钱。 但专家指出,融资融券的开闸,对于股市的影响绝不只是单纯多出了一种“买空卖
新业务受益者将是大户或基金公司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的副总经理周到表示,从融资融券放大收益和亏损的特点看,一些有相应的证券投资经验、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酌情参与。由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机性要比普通的证券交易强,即使符合证券投资经验丰富等条件,但如果惧怕风险,还是不适宜参与融资融券交易。 此外,融资融券的全面放开可能还需要T+0、涨跌幅度放开等制度上配合。融资融券等于变相放大了涨跌幅度。比如用10万元的资金买市值20万元的股票,若股票上涨10%,资金就增值20%;反之下跌10%,则资金亏损20%。 如此一来,单日波动将大大增加。在传统的T+1制度下,当日买入不可当日抛出,意味着进行融资融券买卖股票者在当日将看着巨幅波动而无能为力,这是就需要T+0的交易制度来帮助回避风险。 风险较大 散户恐怕暂不能参与 另据了解,业内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即使融资融券开闸,受益者应该也是类似基金公司这样的机构或者资金量庞大的大户,普通散户不太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 据了解,在相关业务规则出台后,许多客户已向券商咨询如何进行融资融券。由于融资融券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经验和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并了解相关业务规则后,才能参与这种交易。 东吴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只有在公司营业部开户时间超过1年,且成交量达到一定比例的客户,券商才会考虑给他们优先提供融资。 “无论从资质审查的方便程度还是收益利润率的角度来考虑,券商也会倾向于向规模较大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的服务。”一位资深的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 -小资料 融资融券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4种。市场通常说的“融资融券”,是指券商为投资者提供融资和融券交易。 简而言之,融资是投资者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向券商借钱买证券,并约定时间归还,即买空;而融券是投资者向券商借证券来卖,然后约定时间以同样的证券归还,即卖空。 -链接 新交易方式将对股市产生两大利好 招商证券的肖建军认为,尽管现在还难以估计融资融券所带来资金的规模,但融资融券的开闸,对于股市来说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利好,将增大了市场资金的供应,对于行情的发展相对有利。 会助长“做多” 周到认为,融资融券交易在实践中应该会助长“做多”。表面看来,融资可以做多,融券可以做空,不过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绝大部分发生的都是融资交易。试点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如果没有相应的股票,就无法融给投资者。同时证券公司融资,成本很容易控制,而融券风险则要大得多。以往不少投资者在熊市都有长期满仓的习惯,融资交易正好满足了超满仓的需求。 对于个股而言,由于试点办法规定融券股只能在大盘蓝筹股中产生,因此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类股票将面临着不小的机会。同时,民族证券的徐一钉也表示,券商概念股也存在较大的机会,这主要是已经上市的券商股和参股券商的个股。 利于股市价格稳定 大时代投资的梅俊则认为,在完善的融资融券制度下,市场本身将具备价格稳定器的作用。从理论上说:当市场过度投机导致某一股票价格暴涨时,投资者可通过融券,沽出这一股票,从而引致股价回落;相反,当某一股票被市场过度低估时,投资者可通过融资买进该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上涨。但是在没有融券交易的配合下,单纯的融资交易不仅不会起到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反而会制造市场虚假信息,破坏市场供需平衡。 -理财小贴士 基金排行榜片面可能有误导 目前不少投资人选择基金时会依赖排行榜,认为排名越高的基金就越值得投资。事实上这样的基金挑选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首先,每个基金都有自己风险收益特征,排名靠前基金所获得高收益可能对应的是高风险,也就是其回报不确定性会特别高,对于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而言,收益最高的基金未必是最适合投资者的基金。 其次,当一个基金挤进排行榜前列时,其所投资的股票债券可能早已涨了一大段,在这个时点进去,自己不但不能享受到这些资产增值的收益,净值损失的可能反而比较大。 最后,由于目前国内基金排行榜分类比较粗略,而基金产品发展却相对迅速,导致一些不同类基金被放在同一类内比较,自然缺乏可比性,容易对投资者造成一定的误导。据华商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