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新增50亿资本为中信证券输送弹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14:0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新增资本增强承销、投资银行、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投入

  证券时报记者孙晓霞

  中信证券今日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增发新股的方式,筹集不超过50亿元的资金。据悉,本次募集资金除了继续用来增强该公司证券承销准备金以扩大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和
提高承销业务能力外,中信证券还将加大对融资融券以及产业基金等创新业务的投入。显而易见,在资本市场深度和宽度大大增加的背景下,将多次战略收购以及历年的积累转化为公司更高的收益,推动“大平台”战略的稳步实施,新增资本对中信证券下一阶段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启动定向发行 增强资本基础

  “公司进行本次定向增发,并不是临时的决定,是战略实施的一部分。虽然通过战略性收购和卖方业务储备,公司业绩仍将增长,但是,如不增加资本,新业务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公司董秘谭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据其介绍,随着证券业对外开放速度的加快,国外证券公司将利用其资本、管理、创新等优势进入国内市场,同国内证券公司直接竞争,新的竞争环境对国内证券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国内证券公司必须尽快扩大资本规模,提高各项业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而新的市场化发行方式给了中信证券这样的契机。“公司决定此次增发时机,除了战略需要、抓住证监会再融资开闸的时机考虑外,最重要的技术因素是降低投资者认购成本,尤其是高素质合格投资者投资成本,进一步优化投资者基础。我们希望吸引一些对中信证券行业地位有帮助的战略投资者加盟。”

  资料显示,中信证券目前已有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子公司,另外公司已经发布公告收购了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华夏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40.725%的股权。如果金通证券收购完成后,中信证券及所属子公司在境内合计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及65家证券服务部,是国内目前营业网点最多及股票基金交易市场份额最大的证券公司。

  而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截止2005年底,公司首发的筹集资金已经全部使用完毕。

  2002年,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筹集了近18亿元的资金,此后,公司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成功收购和重组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后,2005年,公司紧紧抓住市场机会,继续进行收购和扩张:公司出资16.2亿元,与中国建银投资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收购原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同时出资5.7亿元,参与创设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用于收购原华夏证券的非证券资产;将以7.81亿元收购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收购弥补了公司长期以来匮乏的零售网络资源,实现了低成本的扩张。目前,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信万通的营业部总数已经达到了145家。

  创新业务是重点

  “权证和衍生产品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创新业务,是公司加强买方业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谭宁介绍,目前国内已经具备开展权证业务的法律环境和技术条件。公司已经成立衍生产品业务线部门,并已于2005年11月开展了首次权证创设工作。权证的创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避险组合的投资也需要资金投入。“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为公司开拓了另一个低风险业务领域,将大大降低公司经营对证券市场行情的依赖,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也能够带来稳定的业务收入。”

  中信证券认为,从目前来看,公司具备了较强的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技术条件和配套业务基础。若能确保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方面的资金投入,该业务将成长为公司新的稳定利润增长点。

  此外,该公司认为,在我国尚处于基本空白状态的产业投资基金、开展

资产证券化领域的
不良资产
投资与处置、商人银行等创新业务都可以在未来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谭宁称,适时增强资本基础、审慎使用资本,被中信证券作为始终一致的战略指引,而新型买方业务在收益上都具有明显的“杠杆”放大作用,在风险暴露上却没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因此,在巩固大项目传统优势同时,增加业务线,通过创新买方业务布局,形成大平台,增加业务宽度和深度,显然需要更强的资本基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