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启程细则预计5月陆续出台 基本不会冲击A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 13:3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莫 菲 见习记者 于海淘 4月14日是西方复活节的第一天。 摩根大通银行上海代表处的邱女士却放弃了难得的清早美梦,急匆匆到公司赶写有关QDII的报告。
“4月13日,上证综指大跌27个点,香港H股指数上涨33点。A股与H股突然偏离往日高度相关性。正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中国人民银行一则公告(2006第五号公告)点出了其中的道理。”邱女士告诉记者。 让她感到兴奋的是,QDII无疑给予类似摩根大通的国外大投行带来极佳的资产委托或经纪业务机会。 与境外投行张开双臂欢迎的态度相比,国内基金管理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准QDII们对此保持谨慎乐观。 “渠道打开、拿到资格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得到资格后,国内合格机构是否具备投资海外市场证券或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人力、工具及软件?是否有抵抗汇率波动风险能力?我们持有谨慎态度。”在专题投资会议之后,国信证券有关人士得出上述结论。 细则预计5月陆续出台 第一步会是小步试点。 中宏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对人行公告做出上述预测。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显示:“……四、拓展境内银行代客外汇境外理财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在一定额度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五、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在一定额度内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自有外汇,用于在境外进行的包含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六、拓展保险机构境外证券投资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购汇额按保险机构总资产的一定比例控制。” 公告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于银行、保险及基金等证券经营机构放开了渠道。 “在此架构下的QDII制度显得十分谨慎,主要考虑到初期的投资风险防范体系还不健全。尤其在人民币尚未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分步式的推进方式。”申银万国研究报告显示。 一家总部在北京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央行在外汇政策方面放行QDII,总算从外汇政策上明确了基金公司可以做QDII这项业务。然而具体的业务规则比如运作模式、监控体系的建立、产品设计等都还没有出来,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有怎样的标准细则,尚未出台。因而公司一直在高度关注,也争取能做首批试点公司,但目前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预计细则将在5月陆续出台,一开始批准的合格机构投资者数量不会多,境外投资数额也不会大,先在香港投资试点,再铺开到其他境外市场可能性较大。”中宏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进一步解释。 外管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邹林此前表示过,QDII实施初期,将以机构和居民的自有外汇为主,不会影响A股市场的资金流动;另外,投资额度也将受到严格控制,规模不大,有机构预计不会超过30亿美元;投资品种初步为固定债券,之后才会逐步放开权益类产品及相关衍生品。 尽管如此,近日,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争取QDII试点资格势头愈演愈烈。 目前,已有大约十多家基金公司向证监会提出QDII试点申请,其中包括华安、海富通、易方达、嘉实等一批老牌基金公司。 有接近证监会的人士透露,对可以开展QDII业务的基金公司的选择标准将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注册资本、管理规模,业绩是否持续稳定增长,是否有违规及丑闻等。 “而在基金公司中,华安基金很有可能被证监会确立为第一批QDII申请公司中的唯一试点。”某知情人士透露。 华安试点投资品种将以保守型产品为主,即集中在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规模大约在3亿美元左右,主要采取私募形式。 至于QDII试点的运作模式,这位人士表示:“就像人行公告所说的那样,基金公司试点初期不能以人民币购汇,而是将机构和居民自有外汇——美元、港币以及欧元为主,到海外投资。” 华安基金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证监会还未有相关指导性的文件下发,但公司在加速推进QDII。 实际上,早在人行公告颁布之前,基金、保险、证券公司也都潜移默化地在自己掌控的范围内加速推进QDII。 平安保险17.5亿美元的自有外汇境外投资额度已获批,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泰康和美国友邦上海分公司等5家公司的保险外汇资金境外投资资格也在审批中。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外汇资产管理业务300万美元额度已获得批准。 至于QDII究竟何时放行的时间,这位人士指出,制约QDII出台的因素还有很多。QDII涉及证监会、外管局、发改委、央行、银监会等五部委,相互协调需要时间。另外目前最急切的就是证监会出台QDII相关政策规范,只有在这个政策指导下,QDII开展才算得上真正开始操作。其次是外管局的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银监会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基本不会冲击A股市场 QDII的消息出台,很多投资者心中的石头反而落地。 此前,市场一直担心QDII政策出台会造成国内股市会大量抽血,然而此次QDII消息公布后,4月14日,股市满盘红,上证综合指数大涨27个点,令很多投资者对后市更加乐观。 记者当天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股改推进过半之后,当前A股市场在全球的资本市场中,已经具备非常大的投资价值。因此QDII“基本不会冲击A股市场”。 14日,国泰君安证券在上海举行的一场策略报告会议上,公司资深研究人士用十分详细的A股市场与全球18个股市的估值比较(详细见图表),证明了一个强有力的观点:截至3月底,18个国家中,除墨西哥市场的市赢率为11.79外,中国A股的市盈率与市净率最低,沪深300的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分别为14.71、1.9。 反而,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PE和PB高达35.42和2.542。H股指数的PE和PB稍高,分别为14.84、2.749。 申银万国研究员蒋健蓉认为:“全球资产泡沫中,中国泡沫已处最低水平,中国的各类资产中,A股估值最低。” 从纵向历史发展的眼光看,2000年A股市盈率曾经高达60倍左右,经过五年多时间的持续调整,目前A股市盈率仅为18倍,处于历史最低点。我们将市盈率的下降幅度和股指的下跌幅度相比较,可以发现市盈率下降的幅度已远高于股指的下跌幅度,说明A股已进入价值被低估阶段,其内在投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因此,蒋健蓉表示,QDII制度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实际资金分流影响几乎没有。 由于保险公司目前在股市上的投资规模本身并不算很大,一般而言,QDII制度推出初期允许保险资金购汇的规模也不会很大,而且在投资品种上初期主要是固定债券,因此允许其购汇境外投资并不会影响其在境内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规模。 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虽可投资境外包含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但其只能集合境外机构和个人的自有外汇,对国内证券市场的人民币资金存量或增量都没有什么影响。 而允许购汇的保险公司、银行的境外投资范围限制在境外市场的固定收益率产品和货币市场产品。 因此,从资金分流的角度,QDII制度启动后不会立即对国内股市产生较大影响。 “如果一定要说有影响”,蒋健蓉说,“对QDII心理预期可能会大于实际资金分流的影响。” 汇添富基金公司人士也赞同上述看法。 他表示,目前QFII们纷纷看中A股的投资价值,积极向中国政府申请进入A股市场。截止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再次批准增加摩根大通银行1亿美金QFII额度,同时批准星展银行1亿和JF资产管理公司1.5亿QFII额度。 在快速的QFII审批过程中,仍有上千亿不能成为QFII的境外资金囤积在香港市场,希望通过A股与H股的高度联动来分享A股市场的收益。 “你要知道,美国一直在升利息,最近又升了70个BP,而香港的利率比美国低许多,如果不是看中中国股市投资机会,这些境外资金怎会把资金囤积在香港?”他反问道。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从2005年7月至今,在国内A股市场收益高达35%。 国内机构态度谨慎 你准备好了吗? 或许QDII试水前,每家准QDII们都该好好地问自己。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众多机构均表达了以下的想法:“对QDII的资格,应不遗余力去争取,但是在真实地拿钱去境外投资时,还要谨慎再谨慎。” “对于境外各个不同国家股市的交易方式、发展情况,国内的机构到底熟悉多少?国内的机构投资者是否具备充沛的人力、工具和知识去分析国外股市的价值和走势?”国信证券有关人士表示了担忧。 对于QDII,另一不可控制的风险是汇率波动。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人士对汇率风险表示了极大的关切。 “没有任何一个国际投行能对准确地预测汇率波动拍胸脯,尤其是在中国人民币不断看涨的前提下。”他表示:“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比如,美元对人民币从1∶8上升到1∶7左右,那么保险公司的境外投资资金因汇率波动要亏12.5%,而12.5%收益率是保险公司投资固定收益率产品将近三年的收益之和。” 而另一需要引起关注的事件是,QDII试水香港的有利港股举措,是否会成为境外资金短期对赌人民币升值不成的抽逃机会? 中宏保险公司王经理分析:“QDII放行,虽然不会影响A股,从一定程度上对已有较大涨幅的港股而言,还是有一把资金推动作用。因此,不排除那些已有丰厚获利空间的境外资金在香港股市上乘机退出。而接最后一棒的仍是涉水不深的QDII。” “国内的机构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重蹈B股覆辙。”他最后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