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海外证交所开始上门服务 伦敦证交所在川抛绣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07:01 四川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 杨成万 孙健

  上周五,由英国伦敦金融城市长白乐威先生率领的英国金融代表团,在成都举行了“走出去——走进国际金融市场”的专题研讨会,代表团成员中的伦敦证券交易所专家与四川企业老总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而作为擅长企业海外上市中介业务的德勤、毕马威和普华永道等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会上竭力表现自己,希望成为川企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介服务
商。

  32家中国企业已成先行者

  伦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总裁祝晓健说,目前已有32家中国企业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主板6家,高增长板块26家。另有16家中国企业正在与英国的一些投资银行进行接触,有的甚至与英国

创业基金签订了协议,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陆续挂牌于伦敦证券市场。

  祝晓健说,截至目前,伦敦证券交易所高增长市场上市的非英国本土公司共有180家,尤其以欧元区

股票为多,大约占三分之二。据介绍,中国在高增长市场上市的公司目前还不多,以前伦敦证券交易所推荐不够。“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已在香港设立了亚太区办事处,专门负责对中国等亚太地区的推介工作,这次来成都就是首次到西部地区推介。”

  四川企业跃跃欲试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效果的进一步体现,许多内地民营企业可能会更加明显地感到资金链在绷紧”,四川省经委一人士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期望能从海外资本市场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且,这也得到了海外市场的积极响应。毕竟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和海外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预期,越来越多的外国机构和市场对内地企业感兴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据悉,目前海外证券交易所对于内地企业已经从以前的被动接纳,转变为开始“上门服务”,其热情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据当天与会的一些证券人士介绍,目前北京、上海、江浙甚至东北一些上市资源丰富的地区,海外交易所、海外中介机构已经赶在沪深交易所之前挖掘资源,不少交易所还与国内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联合进行上市资源培育。

  “实际上,海外资本市场对内地上市资源的渴求早已显露出来”,亚洲证券成都南门营业部副总经理向晓卫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5月的北京科博会上,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及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和中国香港等几大交易所高层齐聚会场,向国内企业发出邀请。在时隔仅5个月的第六届深圳高交会上,又有差不多10家交易所高层再次光临。在记者参加的几届西博会和去年在川举行的“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论坛上,也都出现了新加坡、香港市场和一些中介机构的身影。

  另一方面,境外证券交易所向内地企业伸出的橄榄枝,也得到了热烈回应。据记者了解,目前,四川已有国嘉生物在新加坡挂牌上市。而包括巴蜀新形象、科伦药业、艾普也在积极运作海外上市。

  海外上市优势多

  面对海外市场的热情,内地企业积极回应也存在其内在原因。“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上市融资耗时太长,企业的融资项目可能已经不再有商业机会。”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企业认为,抛开由于股改而事实上暂停的首发不说,国内A股上市程序太长,比较难走,加之要上的企业也特别多,企业对于成功的概率心里没底。众多企业倾向海外上市的主要动因是海外上市的时间预期相对明朗,较国内而言也比较快。

  此外,一些民营企业海外上市还看重海外市场的退出通道便利,有利于发起人的个人股退出。不少高科技企业战略投资者就希望海外上市后获利套现退出。还有就是海外上市可以使企业国际化步伐大大加快,这是本土上市无法做到的。

  相对于海外上市市盈率大都比较低,不少企业认为,海外上市综合的成本收益比更优。这是因为国内上市的综合成本更高,这包括上市过程的不确定性,持续时间长、持续触资难度大以及许多治理上的缺陷等。而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时间较短、持续融资简便、市场承受能力强。同时,许多企业考虑海外上市不单是为了融资,也不是为了通过上市获得品牌等,而是想利用完善的上市公司平台提供的治理机制,进行相应的激励机制安排或者其他类似的并购活动和适当的股权结构、融资结构的安排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