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保荐人信用评级进入倒计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15:3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监管部门在去年6月就开始讨论相关事宜———保荐人信用评级进入倒计时

  本报讯 (记者 彭露) 据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将出台保荐人信用评级体系,对每名保荐人的保荐项目加以记录和评定。一家券商投行负责人认为,该体系实施后,项目责任将由保荐机构承担,而维持自身的评级将成为保荐人的重要任务。

  保荐代表人制度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受到保荐代表人数量的增加和新股停发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券商表示,自己所拥有的保荐人数已经趋于饱和,现有人员足够应付新增加的投行项目。

  种种迹象表明,保荐人将摘下贵族的光环,平民化是大势所趋。在新股发行及再融资将重新启动,新股发行注册制有望实施的前提下,保荐人面临市场化选择和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在通道制废除以后,以前单纯由机构承担责任的机制直接落实到了保荐人身上。不少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只有保荐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和投行项目运作市场化的要求。

  “

证监会从去年6月就开始讨论建立保荐人信用评级体系的事项了,有关办法可能很快就会出台。”平安
证券
一位投行负责人透露,如何防范保荐制实施以来可能发生的项目风险,如何明确保荐机构和保荐人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是证监会重点考虑的问题。

  光大证券一位投行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听说了该消息。该负责人表示,保荐机构在今后的保荐项目中将承担重要责任,定价能力、风控能力和销售能力都将成为考验保荐机构的重要指标。

  一位参与了保荐人评级体系讨论的券商负责人透露,目前两位保荐人同时只能签一单保荐业务的规定将有所改变,保荐人将能签多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运行情况都将及时披露在证监会网站上的相关栏目,成为保荐人的信用记录。

  东方证券一位投行人士评价,相关评级办法对保荐人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该评级体系正式实施后,将拉开由市场来淘汰保荐人和保荐机构的序幕。

  有投行人士表示,现有的投行运作模式的市场化操作程度还有待提高,相关的保荐人评级体系在短时间所能发挥的功效是有限的,但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推出这样的评级管理办法是颇具前瞻性的。

  “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是很快会实现的”,一家券商的投行部总经理告诉记者,在这样的预期下,保荐人除了具备保荐资格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估值定价能力和销售能力,其所负责的项目在市场上的反响和影响力将直接决定该保荐人能否接到后续项目。

  国泰君安一位保荐人表示,同整个券商行业的优胜劣汰一样,管理层对投行的态度也是扶优汰弱,而对投行的淘汰将主要由市场来进行。

  “将来有可能最终形成20家左右主要的投行,它们能够主承销各类投行项目,一些中小投行将沦为分销商,只能充当承销团成员的角色,逐渐丧失市场地位。”平安证券一位负责人这样预测。

  据了解,保荐人的稀缺状况已经有很大改观,保荐人数量的增加,使得投行业务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光大证券一位投行负责人表示,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公司的品牌和综合能力,保荐机构的整体实力将是保荐人具有

竞争力的强大支撑,保荐人的作用逐步弱化,整个投行团队的影响力上升,是必然的趋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