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国内汽车集团赴港上市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 18:28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钟恬

  国内第三大汽车集团东风汽车终于落实上市计划,将于12月7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东风汽车此次IPO,预测市盈率约为8.23-10.51倍;而登陆H股后,东汽集团市值将约为36-46亿港元,届时将成为香港市场市制值最大的汽车股。

  继东风汽车打响这一炮后,有消息称,上汽、北京、长安、广汽等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也都有赴港上市的计划。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总体前景仍较为黯淡,为何这些汽车集团还争相操练起上市的锣鼓呢?

  业绩乏善可陈

  “上汽及北汽等均有意于明年来港上市,东风此次上市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市场对之后上市汽车股的印象。”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讲座教授、软库金汇融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温天纳表示。

  而农银证券研究部副主管郭信麟对东风汽车的招股评价是“反应一般”。事实上,从去年7月份开始,随着政府收紧汽车贷款政策,内地汽车市场销售进入了谷底,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汽车公司未来的状况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在香港上市的汽车类股票价格,也在一年内出现了巨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下降50%,净利润率跌至仅5%。华晨中国(1114)10月份轻型客车、中华轿车及宝马的销量分别为3470辆、750辆及1760辆,分别较9月份下跌23%、1.3%及16%。东风也表示,预计截至今年12月底,盈利不少于人民币15.2亿元,较2004年的25.98亿元,大幅下跌41.5%。

  “与之前建设银行等金融企业相比,汽车股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稍逊一筹。”香港一位投资者称,其目前已被华晨套住了,因此暂不考虑认购东风汽车的股票。

  据悉,在香港市场普遍并不看好汽车股的背景下,东风汽车本次上市主要卖点在于产能的增加。东风汽车董事长徐平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总产能74.5万辆,包括32万辆商用车及42.5万乘用车。基于产能扩展计划,估计2008年汽车总产能达123.3万辆。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究报告中估计,2006年东风汽车的盈利将增长20.7%,未来3年东风的产能将增加至2008年的82万辆,会成为未来的盈利增长动力。

  不过,有证券界人士认为,该行业的总体前景仍较为黯淡,建议对中国汽车业有兴趣的投资者,不如直接买进那些已上市汽车集团的合作伙伴的股票。

  为何拥簇上市?

  继东风的之后,正在准备上市的大型汽车集团还包括上汽、北汽、广汽、长安等。据港交所有关人士透露,这些国内汽车厂商都有意赴港上市。目前,除东风汽车外,已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汽车厂商有骏威汽车和华晨中国。

  有传上汽集团已计划2006年上半年上市,目前已委任德意志银行、美林和摩根士丹利为上市保荐人,计划筹资20亿美元。而北汽与长安则分别计划融资6亿和20亿美元。广汽在今年6月28日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上市融资之事也已箭在弦上。

  有分析师认为,汽车厂商寻求香港市场上市,可以打通海外融资渠道,在海外投资者的参与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进一步拓展海外资本运作空间。虽然国内汽车市场发展速度缓慢,而目前还没有回暖的迹象。“但几大汽车集团对资金的渴求都相当急迫,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使得汽车企业迫切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增强

竞争力。”

  如广汽,业界就有“广汽欲借上市挑战前三大汽车集团”的评论,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广州

本田汽车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也踌躇满志地称,希望广汽在三五年内,彻底改变国内汽车业竞争格局。而北汽也雄心勃勃规划了发展目标:到2008年该集团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甚至更高的目标,进而确定汽车工业在北京市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民族证券一位汽车分析师则认为,发改委、国资委和香港联交所都会从国内汽车业的全盘考虑出发,不会让所有企业都去香港上市,将会留一部分在国内A股上市。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