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QFII看好股改盛宴 大幅增仓G股板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1:36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郭蕾

  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的几个月间,来自国际机构的声音已经表达了他们对这场变革的支持。此外,QFII三季度大举增仓G板块,更进一步显示了他们对股改行情的成竹在胸。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进步就是下决心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改革正试图把悬在资本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放下来。这件事情做得怎么样,结果是什么,成本有多高,现在还是未知数,但决策层作出这样的决定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正面变化。

  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她比较熟悉的海外投资者大都认为

股权分置改革将使证券市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他们对大多数的对价方案也是满意的,因此都希望可以更积极地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

  里昂证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研究部主管李惠表示,通过股权分置改革,A股市场搭建了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平台,这是中国市场与国际规范市场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李惠还表示,在股改过程中,上市公司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与投资者的沟通有了很大进步。此外,股改进程进展迅速,启动仅仅几个月时间,已经有近25%的公司进行了股改,这个速度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在一般市场上很难做到。

  至于含H股、B股的A股公司股改,李惠认为,与大家之前预想的基本一致,不存在障碍。毕竟股改只是A股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将他们的股份转给A股流通股股东,并没有摊薄其他类型股东的利益。

  李惠认为,QFII对G股的青睐也是正常的,他们对G股的追捧并不完全是因为对价,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完成股改的公司已经更加市场化,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他们的价值。

  陶冬表示:“我对A股市场中线看好。我认为,目前A股的估值是合理的,股改支付对价是好事情。但市场的走强还有赖于中小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不过,他不赞成向流通股股东支付期权,因为这将进一步增加抛压。陶冬还透露,很多海外投资者开始对A股市场发生兴趣,可惜QFII的额度有限,审批的程序也过于漫长。

  QFII同时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他们对股改的认同。本报信息部对上市公司三季报的统计显示,QFII对股改概念股兴趣非常浓厚。数十只G股及正在进行股改公司的前10大流通股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其中G新钢钒、新兴铸管、鞍钢新轧、首钢股份、G精工、G上港、G宝钢、G龙盛、晋西车轴等10家公司的最大流通股股东为QFII。

  股改公司新兴铸管的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有四家为QFII,QFII合共持有公司1424.52万股,其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名列流通股股东榜首。统计显示,瑞士银行现身最频繁,是16家股改公司的前10大流通股股东,更是首钢股份、G上港、G宝钢和G龙盛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

  受访QFII高管均认为,股改迈出了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伟大的一步,但前面的路还很长。除了股改外,中国资本市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包括法治体系的完善、监管体系的完善、监管者与执行者职能的分离等。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