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国开行试水资产证券化 > 正文
 

企业资产证券化规模 预计两年内将达2000亿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 11:4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黄利明 北京报道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规模,预计未来两年内将达到2000亿元。

  中国证监会资产证券化领导小组组长胡冰9月19日的发言打开了证券公司业务拓展的想象空间。

  胡冰介绍称,证监会正在积极推动券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将在100多家券商中筛选出10家左右,允许其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据了解,创新试点类券商中,招商、国信、广发、华泰、中信都在积极推进这一业务。“通过审慎地选择创新试点券商,加上好的法律结构来做保障,有信心推进这项业务的开展。”胡冰表示。

  中金-联通范本

  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的高度认同,是胡冰此次乐观预计的重要原因。

  被资产证券

化工作组认定为第一单的,是9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系统挂牌交易的“联通收益计划”。该项目由中金公司操作,实际发行额度为32亿元,远远超过了此前20亿元的发行额度,市场超额认购达10倍之多。

  中信证券参与资产证券化运作与研究的苗嘉介绍说,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以未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为支持,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在这一项目中,券商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收取佣金;对于通过集合

理财计划方式实现的资产证券化,券商还可以同客户进行收益分成。

  湘财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崔巍也表示,资产证券化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券商的投行部门可以直接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收取产品设计的财务顾问费用,在一些需要券商参与管理的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券商还可以收取管理费用。

  苗嘉以中金的项目为例分析说:“收益率可能不到1%,但即使以0.5%来计算,对于中金来说,32亿元的发行额度也有1600万元的收入。”对于券商来说,这无疑非常诱人。

  她还表示,现在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市场经营主体的融资手段太少、融资成本太高。市场迫切需要新的融资工具和灵活的融资安排,尤其是直接融资手段,而资产证券化这种新型的资产管理业务为其提供了融资的平台。

  2000亿元的融资额度,已经占到现有沪市A、B股总流通市值的近1/3,这意味着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很可能在未来和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等企业融资方式并驾齐驱。

  事实上,在美国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额达7.3万亿美元,占全部固定收益产品市场规模的30%,超过国债和企业债成为规模最大的固定收益产品。

  而且,对于券商来说,以2000亿元为基数来计算,将创造至少10亿元的收益。

  “券商经营严重受制于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只要行情下跌,几乎所有的业务类型都会受到冲击”,崔巍指出,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券商急需寻找可以有效摆脱行情制约的业务品种,资产证券化产品正好可以扮演这一角色。

  创新券商独食

  一位正在参与资产证券化项目运作的人士表示,现在许多创新试点类券商都在设计这类项目,其中招商、国信、广发、华泰、中信行动较快,而且中金也在准备后续的项目。

  据上述人士介绍,自己公司设计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已经走完了所有的答辩程序,目前正在等待监管层的批文,拿到批文之后就可以正式推向市场。

  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招商证券整个业务框架已经搭建完毕,目前正在对几项标的资产进行选择,资产选定之后就可以上报方案。国信证券的产品计划已经设计完毕,选择的标的资产是商业地产的租赁权,担保银行也已经选定,正在等待银行走完内部的业务流程。

  而10家的名额,基本上是由创新类券商分食。虽然

银监会对银行发起人的准入标准未有详尽要求,但对充当受托机构的信托公司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准入要求,包括完成重新登记3年以上、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最近3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等规定。以这一规定作为参照,创新类券商优势明显。

  券商开展此项业务的意愿非常强烈,除收益上的考虑之外,与管理层大力支持券商的创新举动不无关系。

  据称,证监会研究人员从2002年就开始研究资产证券化,2003年成立了资产证券化课题组,2004年成立了资产证券化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券商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向工作组咨询。

  有券商对资产证券化市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甚至QFII等机构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要产品顺利推出,基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

  有分析人士指出,券商在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还需要一些配套政策来支持。比如,上市交易后产品的流动性问题。尽管联通收益计划可以通过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进行转让,但由于参与机构实力有限,与银行间市场还是无法相比。另外,目前交易所的平均交易费用要高于银行间市场。再者,券商资金实力相对有限,而资产证券化产品一般要由主承销商包销,券商需要大量的过桥融资,这就需要获得央行和银监会的支持。

  但资产证券化可以预期的利益,已经吸引券商行动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