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德恒证券非法吸存案 > 正文
 

德恒证券非法吸存案开庭 证监会复函成重要证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05:11 中国青年报

  本报乌鲁木齐6月7日电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今日开庭审理了“德隆系”下属德恒证券和该公司的7名管理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由于是“德隆系”第一个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德恒证券的审理被称为“德隆系刑事第一案”。

  德恒证券公司被指控,截至2004年7月27日,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为名,以承诺保底和固定收益率的方式向单位和个人变相吸收资金208亿元。上述资金的用途由上海友联公司决定,主要用于购买新疆屯河(资讯 行情 论坛)、湘火炬(资讯 行情 论坛)等股票和国债,调拨至其他单位等。至案发尚有68亿元客户资金未兑付。

  据媒体报道,此案争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隆和德恒之间是否是共同犯罪,如果是共同犯罪那么就有主从犯之分。二是德恒是否具备资产管理业务资格。这直接涉及到对德恒吸纳资金性质的认定及非法集资数额的确定。

  由于此案比较敏感,没有允许媒体旁听。但记者今晚联系上了被控方的辩护律师陈敢。据透露,今天法庭调查从早9时一直进行到晚9时。

  控方今天出人意外地拿出一份重要证据———中国证监会机构部答复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的一个复函。

  该复函表明,2002年3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下发给德恒证券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含有资产管理业务。但2003年9月换发许可证时,取消了此项业务。

  这个复函是否可以成为证据,将关系到被控方非法吸存资金罪名是否成立。被控方律师认为,发放许可证是个行政行为,既然发了,许可证就具有公信力。而颁函取消许可证,也是行政行为,必须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程序进行。现在控方提供的所谓证据程序不合法,不应认定为证据。

  明天法庭将继续进行调查。

  堕落轨迹

  2000年6月15日,重庆证券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两年后,重庆证券公司通过吸收新疆金新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的方式增资扩股成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并于2002年3月14日改名为德恒证券,正式归到德隆旗下。

  不过,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批复,更名后的德恒证券暂时不确定所属类型,给予6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业务范围比照综合类证券公司经营。随后,根据这个规定,德恒证券从中国证监会领取了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经营范围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为后来德恒证券陷入非法吸收存款案埋下了伏笔。

  控辩双方的争议更多集中在德恒证券何时开始了无证非法经营资产管理业务。而这一认定也将直接影响到德恒证券非法吸收存款的数额。

  被告人王政的辩护律师朱红刚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按规定,德恒证券在6个月的过渡期内是有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在过渡期之后证监会没有审批,但也没有取消,这应视为行政默许。因此德恒应该有15个月的资产管理业务资格,退一步说,至少是有6个月的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据了解,在过渡期的6个月内,德恒吸收的资金有45亿元,过渡期之后到证监会取消的时间内吸收资金113亿元,在完全没有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情况下吸收50亿元。

  前车之鉴

  但在市场人士看来,德恒证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不会旁落。

  记者曾向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有关人士就此问题求解,该人士表示在电话里什么都不能告诉。

  早在2004年,鞍山证券公司原总经理陈力等8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151亿元案而被判刑。所不同的是,鞍山证券公司在未得到人民银行正式批准的情况下,仍然使用“高息债券转让单”、“证券转让单”等凭证继续向社会公众出售高息债券。

  同年,原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黄炎田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

  一位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非法吸收存款罪德恒不是第一家,尽管都是同一罪名,但情节及金额的不同,所定量刑会有不同,但从性质上来看,并无不同之处。

  德恒证券内部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2004年9月16日,德恒证券原总裁韩新林、原副总裁邵义政、原副总裁郭建伟、原副总会计师李普选以及原投资部经理王维刚等5名高管被公安部门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由刑事拘留。而德恒证券原董事长张业光于2004年4月失踪。

  此次被提起公诉的7名德恒前高层中除副总裁郭建伟来自浙江外,其余6人均来自新疆。据介绍,原总裁韩新林在上任德恒总裁一职之前,历任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副行长、宏源信托总经理;原副总裁邵义政也来自宏源信托,曾是韩新林的老部下,担任总会计师。

  另外,原投资部经理王维刚来自于金新信托,并担任过金新信托投资部门的要职。原副总会计师李普选和原资产管理部经理王政也曾在德隆相关机构任过职,而原副总裁郭建伟则是从上海周家嘴路营业部总经理的位置上提拔上来的。

  出路

  目前德恒证券的处置工作也进入了关键阶段。这也使得托管德恒证券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格外受人关注。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分处办公室主任朱海涛对记者表示,德恒证券目前重组很难,解决的方案可能是由华融公司来收购。

  相比之下,中富证券和恒信证券的资产状况虽有好转,但重组也不太可能。至于重组方案,朱海涛说按照国家政策,应该也是同一个解决方案。但来自德恒证券内部人士的说法表明,德恒证券关闭的几率是99.99%。同一时间,记者获知,证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文,将会认定德恒证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华融托管德恒证券的目的有二:一是当时证监会委托华融托管,以保证证券营业部的平稳运行,对客户起到稳定作用;二是要求在半年内把重组方案上报。现在华融把这些事情都完成了。在某种意义上,华融所尽义务都是按上级的意图执行的。

  德恒证券内部人士说,德恒证券已经开始清算审计,从5月23日开始,为时一个星期。现在审计的是三部分业务:一是股民保证金(代买卖证券款);二是固定资产;三是以前的委托理财资产。

  作者:肖海 记者 刘冰 李润文

  此前报道:

  德恒非法吸存208亿案开庭 法庭争辩存两大焦点

  德恒案揭开208亿敛财真相 七名原高管列为被告

  德恒证券案庭审升级 开庭地由重庆中院改至高院

  德隆刑事第一案即将开庭审理 德恒友联谁是主角

  德恒证券非法吸收209亿存款 6月7日在重庆开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德恒证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