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宇
50家公司发行,120亿元融资,8.1亿元分红。这是中小企业板设立一周年时的几个数据。面对这份答卷,人们有理由高兴,因为中小板不仅解决了50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而且,360万家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有了自己的平台。中小企业发展,从此有了一个新起点。
然而,这一融资平台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这样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问题:目前全国已接受辅导验收及正在接受辅导的中小企业有600多家;具备改制上市条件、主业突出、成长性较好的后备上市资源达2000多家。相对于已登陆中小板的50家企业,更多的充满活力、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仍徘徊在资本市场门口。
显然,中小板的发展速度、市场规模、行业分布等,与成长型中小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还不相适应。这也导致了近年来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热持续升温。
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纷纷改道海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内资本市场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存在不足。融资周期长、不够灵活、成本较高,使得不少企业望而却步。业内人士坦言,如果一个拟建项目要等两三年之后才能拿到资金投入,这个项目早就没有了竞争力。而多数中小企业恰好处于瞬息万变的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在难得的发展机会面前,若融资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企业只能是坐失良机。
此外,现有的股权流通状态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事实上,作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创业投资的发展与资本市场退出渠道建设有着直接关系。权威人士称,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沉睡多时的创业投资。但是,发起人股三年不得流通以及尚未完全解决的股权分置问题,大大削减了创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可以说,已经平稳起步的中小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进行制度创新。一个更加完善的中小板市场,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前来发行上市,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这一板块,同时带动其他资金投向中小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