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必读 4月21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08:15 新浪财经 | |||||||||
作者:叶剑 (一)政策法规 中华工商时报《<证券法>修改确立三大原则》“备受瞩目的《证券法》修改草案(下称“草案”)即将于本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但修改须经三审通过。”“
简评:注意证券法的修改中,做空机制的问题预计需要市场来承受。不排除引发关于做空的顾虑。这个市场目前最大的矛盾,是扩容的矛盾和压力、改革的矛盾和压力、上市公司素质下降的矛盾和压力。这是熊市的根源。 (二)宏观动态 深圳特区报《我国经济首季增长9.5%》“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1355亿元,同比增长9.5%。这一数据比去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但高于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8%增长速度。”《中国经济首季增9.5% CPI升2.8%通胀压力稍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8%,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2.7%。”“夏粮种植面积预计达3.95亿亩,增长4.8%。”“能源价格高企通胀压力仍存。”“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预计,中国不久将加息27点子,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制度的改革,可能包括人民币小幅升值5%,和将人民币转与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挂钩。” 简评:经济增速仍旧高于政府目标,说明调控压力仍旧在。尽管从物价动态看,物价涨幅的增长是下降的,但是,加息和人民币升值仍旧是选项。对于“宏观调控的受损股”、“人民币升值的受损股”而言,继续构成压力。未来股市要有起色仍有困难。机会只是局部的。 (三)行业动态/钢铁业 1、新华社《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主要是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能力过大。”“当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第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发展,特别要严格控制这些产品出口。第三,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和节约使用钢材。” 简评:注意上述政策,主要是限制钢铁业扩张或盲目扩张。可见钢铁产业的成长性还是受到宏观调控的制约。这是经济过热到周期性顶部的结果。未来钢铁行业的机会是个别的。 2、《大冶特钢(资讯 行情 论坛)更正重大会计差错》“(000708)大冶特钢今日公告称,公司2004年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机构在报表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会计差错,主要包括2003年、2002年及以前年度应收款账和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少计提、存货成本高估等。经公司测算后,以上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后将导致2003年、2002年年度亏损,2004年年初累计净亏损约为7亿元左右。鉴于公司2004年年度业绩盈利,公司股票不会被实施特别处理。公司2004年报将于4月30日披露。” 简评:该股昨天莫名涨停。今天却公布上述重大利空。该股短期处于60天线的压制下。对于此类问题股、投机股,投资人可以避而远之。 (四)行业动态 深圳特区报《五大问题影响宏观经济全局,煤电油运绷得太紧》“一季度,煤电油运依然紧张。特别是煤炭已属超能力开采,仍然供不应求,更趋紧张。一些煤矿超限额生产。一季度原油进口达到2964万吨。2月份,全国仍有18个省份出现拉闸限电现象。铁路货运请车满足率一直在35%左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加快能源、交通、铁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从一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到,冶金、建材、焦炭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与出口增长仍然是比较快的。” 简评:上述情况说明:煤电油运仍旧存在局部的投资机会。总体看,周四仍旧是利空消息居多。估计股指考验1162点的前期低点。之后再谈短线反弹问题。短线反弹机会主要在“超跌状态出现一季报高成长”的品种,具体品种通知会员和用户。 (五)权重股/龙头股动态 华西都市报《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3亿元被诈骗》“民生银行昨晚公告称,2004年8月12日,广州分行白云支行发现一起商业承兑汇票诈骗案件。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广州骏鹏置业有限公司范某等人伙同白云支行原副行长凌某涉嫌票据诈骗,诈骗金额共计3亿元。公安机关立即冻结相关企业在公司的银行账户资金3.5亿元。目前,此案尚未结案,公安机关正在对案件做进一步侦查。” 简评:上市公司问题频出,其经营性风险构成股市的重大压力之一,影响投资人信心。唯一的对策仍旧只能是远离问题股。(叶剑)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