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华夏证券遭遇多事之秋 > 正文
 

华夏证券重组之路一波三折 汇金公司可能会参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14:1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欣 北京报道

  华夏证券重组之路一波三折。记者近日获知最新消息——由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主刀的重组,新的重组伙伴——汇金公司可能引入。

  华夏证券重组一直有多个版本流传。据《财经》杂志报道,最初的方案是中信集团出
资20亿元,其中7亿元用于弥补亏损,13亿元成为资本金。原注册资本金27亿元,老股东权益打5折,这样中信集团可以占51%以上的股份。与此同时,向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基金申请20亿元再贷款。

  今年春节之前,重组方案再次发生变化。《财经》杂志得到的方案是,中信集团只承担5亿元亏损,老股东权益减值30%,即由27亿元减少到18.9亿元。中信集团将在重组后持有华夏证券约20%股份。中信集团和北京市政府将合力向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基金申请50亿元再贷款,用于解决债务问题。与此同时,华夏证券力争免于偿还债权人的利息。

  对于这种说法,华夏证券内部多个人士认为,重组过程中做了很多个方案,最后的方案和数字一直没有确定。

  上述这两个方案中,且不去评论数字本身,有一个明显令人起疑的地方在于,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设立的初衷不是为了救助券商,而是为了建立起券商的退出机制,为破产券商的个人债权买单。换句话说,这是为问题券商送终的“买棺材钱”,几乎没有拿出来拨给券商重组的可能。华夏证券的问题显然一开始不在于破产,而在于如何重组。

  “汇金公司的出现其实也不难理解,”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解释,“重组肯定要向央行申请再贷款,央行不愿意像以前那样拿钱填无底洞,于是就以汇金公司的名义参股。”换句话说,政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钱是为了破产清算,而汇金公司的注资,是为了被注资公司更好地生存下去。

  这位消息人士介绍,目前中信和汇金的出资比例以及整个的重组方案还没有确定,唯一可以算“说好了”的一条原则是,汇金公司的股份,将来中信是要买回去的。而重组华夏,至少要30亿资金。

  据华夏一位高层管理人员介绍,去年华夏证券投行业务进帐1亿元,经纪业务持平,下半年自营和委托理财亏损再添8亿元。2004年6月,公司窟窿估计在50亿元左右,因此华夏证券目前的亏空在60亿元左右。

  从危机伊始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华夏证券已经换了多个重组方,还考虑过外资,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京泰集团、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到中信证券,再到中信和汇金联合,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定调的重组方案。华夏证券的命运仍然在风雨飘摇中。

  汇金公司成立,有支持意见认为,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一步,对解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对四大行股改的独特支持。对金融企业,财政部作为出资代表,只是进行财务管理,有了汇金公司,可以代表国有资本更好地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去。

  如果央行对华夏提供再贷款,此前分析人士按照以前的惯例认为,收回这笔资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汇金公司将对华夏证券的再贷款改为持股,并要求中信证券将来买回这部分股权,比起以前的做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