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机构代表南京共研股市 基本问题达成五点共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05:3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阳春三月。在经历了严寒的冬季之后,来自全国百余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上市公司以及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200多名代表,聚会六朝古都南京,在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春季高级研讨会上共研股市。虽然与会者思考的角度各有不同,分析的方法各有特点,得出的认识各有侧重,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达成如下五点共识:

  (一)股市变革要有紧迫感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对中国资本市场目前面临的严峻局面要有充分的认识。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如此。

  中国股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的试验中产生,进入21世纪之后,却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势而行,走入漫漫熊途。去年,国九条颁布后,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诸多因素开始发生积极变化,但证券市场却变得越来越弱不禁风,市场低迷,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非但没有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反而损失惨重。我国股市的发展模式已面临重大考验。历史和现实已经把中国股市推上了必须进行大变革的转折点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要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

  (二)知难而上,直面现实问题

  在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的同时,要着力解决目前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资本市场的良性转折创造必要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它们表现为市场约束逐渐强化与市场主体风险控制薄弱的冲突,解决历史问题的复杂性与保持市场预期稳定的冲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市场主体各种失信行为普遍存在的冲突等等。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采取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态度,无疑是应该的。但是,对制约市场稳定运行和功能全面发挥的现实问题,必须花气力抓紧解决。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不断积累,就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甚至积重难返,更会影响投资者长期投资资本市场的信心。

  (三)解决股权分置要有明确预期

  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为资本市场的良性转折夯实基础。

  股权分置给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弊端和危害已日益显现:一是中国股市定价功能被扭曲,二是中国股市资源配置功能日趋劣化,三是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被非流通股大股东无端损害。从目前的情况看,解决股权分置的呼声很高,认识也日趋统一。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一定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该保证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不因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再受损害。

  积极进行试点,给投资者以合理的市场预期,是资本市场良性转折的重要条件。

  (四)既要有共识,更要有共为

  形成有效的合力,既要有共识,更要有共为,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要运用总揽全局的战略性思维和举措,推动资本市场实现良性转折。资本市场的发展,牵涉宏观经济领域的诸多方面,局部与全局的联系紧密。相关改革政策不是孤立的或相互独立的政策,而是互为条件和实现基础,不可或缺。国九条颁布一年多来,全社会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认识极大地深化了,发展资本市场的目标明确了。共识之后更需共为。在总揽全局战略思维下的共识与共为,就要以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这是观察和处理资本市场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正在国九条下形成共识,真心实意为贯彻落国九条的各项政策措施而共为,才能真正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敢于负责,化危为机

  敢于负责,勇于承担风险,以大智慧和大气魄,推进资本市场的良性转折。

  以历史的眼光看,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阶段,是发展难度加大的时期,是前进阻力增大的时期,是面临风险更大的时期,是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十分困难的时期,但更是考验业内各方人士大智慧和大气魄的时期。度过这关键时期,不能回避矛盾,要敢于负责,善于负责,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坚持做到底,真正化危为机,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稳定的繁荣发展阶段。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春季高级研讨会谨以南京共识,献予资本市场各方人士。

  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春季高级研讨会与会代表

  2005年3月26日于南京上海证券报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