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正遭遇青黄不接 40亿总投资额度即将用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 08:0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汪涛 上海报道 QFII增量“断档” “进入2005年来,由于各种综合因素,境外机构提出申请QFII的不多。”一家QFII托管行人士表示,“监管部门一直期盼着境外的养老金和基金公司以QFII的身份进入中国内地
监管部门也传出了同样的消息。近期,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孙杰在北京的投资人会议上表示,稍早政府发现申请案件无几是因为规定过严所致。 渣打银行的金融机构业务部中国区主管杜惠强认为,退休基金、保险和共同基金是三类真正的中长期投资者。由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已经大量申请了QFII,要想继续吸引新进入者难度较大。因此,未来QFII最大的潜力就在退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之中。 根据央行和证监会在2002年11月联合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规定:申请QFII资格的基金管理机构,经营基金业务达5年以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管理的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 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达三十年以上,实收资本不少于十亿美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管理的证券资产不少于一百亿美元; 其实,证监会和外管局一直对这三类投资者寄予厚望。《暂行办法》就明确表示,对于符合规定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共同基金的管理机构,将予以优先考虑。 不过,对于普通的养老金、退休基金和保险公司来说,这一条件还是略显苛刻,结果是这三类投资者对于中国内地的QFII资格望而却步。 截至3月15日,外汇管理局最新批准景顺资产QFII投资额度为5000万美元,这样,27家QFII的总投资额度达到36亿美元。不过,其中保险、养老金公司非常之少,27家QFII只有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和三家资产管理公司捧场,其余QFII大多为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正是因为门槛过高,养老金、退休基金和保险公司三类投资者的热情未被激活,从而出现了QFII增量上的断档期。 于是,在北京的投资人会议上,孙杰表示,由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申请案件减少,中国内地可能放宽外国投资者进入的限制,主管机关目前正在研拟如何提高效率,以允许退休基金、保险和共同基金能够无阻碍地进入市场。 QFII正遭遇青黄不接,也出现在现有QFII的投资额度上:现有QFII增加额度的申请依然非常积极,却碰到现实的瓶颈。 摩根大通公关部的张环表示,目前拥有5000万美元的摩根大通去年的投资业绩不错,已经正式向外管局提交了增加额度的申请。 2月份,摩根士丹利也刚刚增加了1亿美元的投资额度,达到了4亿美元。 而已经获准8亿美元QFII投资总额的瑞士银行,虽然预计将向外汇管理局申请再获得2亿-3亿美元的投资配额,却不得不面对法规的限制。 《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单个合格投资者申请的投资额度不得低于等值5000万美元的人民币,不得高于等值8亿美元的人民币。 因此,瑞士银行要想继续增加投资额度,就只能期望《暂行办法》的条件必须放宽。 无论是要吸引养老金等QFII进入,还是进一步扩大现有QFII的投资额度,若要改变QFII申请低迷的局面,政策的松绑是势在必行。 政策调整三大目标 两会期间,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对外表示,现在QFII试点的40亿美元额度马上就要满了,外管局对引进QFII态度还是相当积极的。 郭同时表示,考虑到QFII对于内地资本市场的意义,外管局正在与证监会等部门研究推进QFII发展的有关措施,包括考虑增加其额度等措施。 瑞士银行的袁淑琴认为,QFII制度急需调整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降低QFII进入门槛,增加最高额度;二、明确当前QFII制度中的模糊领域,如税收等问题;三、完善QFII制度,建立分账户管理。 在外管局和证监会相继表态之后,增加QFII投资额度和降低门槛已经清晰,但税收政策一直是一个敏感之处:关于QFII的税收政策需要和国税总局、财政部等进行沟通。 争议之中的QFII纳税主要分成营业税和所得税两部分。此前,据《财经时报》报道,国税总局已原则同意对QFII的投资收益予以免税。但是,一位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国税总局已经表态,营业税减免已经成定局,而所得税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实际上,QFII营业税占的比重更大,所得税由于涉及的只是利得部分。因此,如果这位消息人士的信息属实,国税总局的表态还是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在分账户管理上,证监会和外管局也已经达成共识。 目前,QFII不允许设立“分账户”的机制,这样的设置不利于风险监控,从而让许多QFII的投资者们望而却步。 针对这一规定,外管局曾经表示,允许QFII开立分账户,对不同的QFII进行分类有必要,不过一个分账户的投资额至少要1000万美元。 如果分账户机制得以实施,QFII的监管模式就变为:证监会监管QFII,QFII具体监管分账户下的客户。 而在锁定期上证监会和外管局双方正在努力达成一致。 按照《暂行办法》,QFII汇入本金满1年后,可以向国家外管局申请汇出本金。不过,每次汇出金额不得超过本金的20%,相邻两次汇出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由于QFII身后通常是其他投资者,至少一年的锁定期让QFII较难说服投资者。渣打银行的杜先生表示,这种分期、分批汇出资金的政策,让很多的海外投资者都难以接受。 此前,在QFII的建议下,证监会提出将QFII汇入中国资金的锁定期缩短,外管局对此也曾表示同意。 不过,两会期间郭树清又表示,出于防止投机的考虑,外管局不会在时间限制上有所松动。现在可以说投机的压力很大,一些机构并不是真正想投资国内资本市场,而是抱着赚取利差或者汇差的投机目的。 决策者的思量 由于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外管局牵头负责的“落实国九条——完善QFII试点”专题研究小组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证监会、外管局也曾就QFII政策经过多次协调商讨。 据悉,2004年底,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孙杰,曾率队前往外管局商议QFII有关政策,内容包括降低QFII的准入门槛,加大QFII审批量等。 而作为QFII最主要的监管部门,证监会和外管局的态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在北京召开的投资人会议上,孙杰表示,QFII在2004年投资减少,主要因为市场关于人民币将重估的传闻,迫使主管机关延后审批,以确保资金有秩序地流入。 郭树清也道出了外管局的难处:外管局始终希望能够达到进出平衡,比如在证券项下,海外上市就达到70多亿美元,QFII又在不断增加,而且只进不出,外汇储备增加过快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宏观上造成的压力都很大。 好在A股市场的低迷并没有过多影响QFII投资者高昂的投资热情,而且一些QFII的投资回报还相当可观。 “QFII要想有突出表现比较困难,不过,这并没有造成投资者的撤退。”香港一家QFII表示。 富通集团用1亿美元QFII投资额度在卢森堡设立的开放式基金,这只名为扬子基金的基金的主要认购者为欧洲的养老金公司,在由国内的海富通基金管理担任投资顾问,据介绍,成立两个多月之后扬子基金的收益率达到8%。 “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这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时机,目前投资者有亏损,也有赢利,”瑞士银行的袁小姐表示,“2004年A股行情虽不佳,其客户也没一家退出,因为不论其客户还是瑞银本身,都希望对中国的投资是长期的。” 据介绍,瑞银QFII投资资金多数来自其客户,瑞银目前拥有50家QFII客户,均为全球性机构。 从瑞银在A股市场的投放量来看,尽管2004年市场低迷,但其成交量一直相对稳定,占市场总交易量的比重在0.5%到1%之间。 监管层在QFII政策调整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要与国际完全接轨,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不过,渣打银行、瑞士银行等QFII希望,除了降低进入门槛等上述即将进行的政策调整外,监管层还必须对市场规则、市场秩序和交收结算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目前,QFII的结算交收方式与国际上有很大的不同,而股权分置等现象的长期存在,都对今后QFII的进入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杜先生认为,要想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监管部门很有必要在QFII政策调整上做更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