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市买壳难 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将提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09:13 南方日报 | |||||||||
本报讯“在国内排队上市太难了,买个壳又怕窟窿太多。”金龙盘鞋业广场总经理陈恩安的话恐怕是国内不少民营企业家的心声。而与此同时,海外一些证交所则频频伸出了橄榄枝。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首届泛珠三角海外融资上市论坛上,记者同一些海外证交所高层和专业人士交流后发现,相比较而言,海外证交所并非国内上市那样,过分看重公司规模和
海外股市门槛不高 据了解,不少海外证交所的进入门槛都不高。 比如在新加坡二板市场SESDAQ 上市,对企业的税前利润和已缴的资本均无要求,甚至只要募资目的明确,没有营业记录也可以,即使在主板上市,对公司规模和之前盈利的要求也非常宽松。 据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副总裁林梅介绍,BreadTalk 是新加坡一家面包连锁店,尽管规模很小,但是凭借顾客可以边就餐边欣赏面包制作过程的卖点,知名度越来越高,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我们看中了BreadTalk 特有的盈利模式,这样的企业预期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她同时又比较了中国两家在新加坡二板上市的公司——中远集团旗下的中远投资和生产金锣火腿肠的大众食品。“中远1993年就上市了,但直到最近几年注入了优质资产外,股价才有好的表现。大众2001年才上市,盘子也不大,但是因为专注在肉制品加工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反而先于中远升到主板市场。” “为融资而融资”不受欢迎 加拿大汇富金融环球上市部总经理麦伯英具有丰富的投行经验,他表示国内中小企业能够成功在海外上市有三个原则: 一是不能为了融资而融资。“如果企业融资的目的只是缺钱,我们不会接手。”他表示,汇富寻找的是那些本身运作良好,融资是为引入高新技术或生产线以巩固自身地位的公司。 二是透明度要高,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中西之间的制度和文化有较大差异,之前一些拟在加拿大上市的国内企业因为缺乏与海外投资者间的沟通技巧,把小问题演变成了危机。” 最后,最好能通过海外上市,和海外业务相近的公司实现交叉持股。除了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外,这样还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开拓海外市场。 民营企业家多持观望心态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海外证交所热脸相迎,中小企业家的主流心态却是观望为主。举办方新华传媒集团总裁许青山博士坦承,国内中小企业赴海外上市进入成熟期,还需相当长的时间。 近期来,海外上市民企问题频频曝光,成了本次融资论坛绕不开的话题,但海外证交所大多不以为然。伦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总监祝晓健称,“这只是个案,每一家上市的公司我们都会单独审查。” 相比国内的宽松环境,海外证券市场的严苛却给民营企业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拿大Empower 技术公司总裁保罗是华裔,经常往返中国和加拿大两地,他表示如果严格按照海外证券市场的要求披露财务状况,很多企业都承受不了。 本届论坛上,最活跃的当属香港的上市中介机构。据许青山介绍,海外投资者几年前也曾直接和国内企业联系,但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不借道香港,因为只有香港的这些律师行和会计师行才既熟悉国内文化又谙熟海外上市的法规制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内外证券市场间制度和文化的差异。 不过,许青山最后表示,随着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化接轨的加速,差异所催生的巨大市场也必然吸引越来越多国内中介机构抢食。“鹊桥”搭好了,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步伐也必然会提速。 本报记者 贾肖明(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