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官员表示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风险未扩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00:05 中国经济时报 | |||||||||
记者孙超 17日北京报道 “我认为,现在资本市场的风险不是比原来大了,而是风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隐性变成显性、从不可控变成可控、从不断的积累到风险的化解。以前我们没有意识到,而现在它摆在了人们面前,让我们感觉风险变大了。”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在今天出席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说。
谢庚认为,2004年资本市场运行从外部条件来说形势较好,但是资本市场的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资金面出现了一些紧张局面,很多公司的风险相继爆发。从内在条件来说,资本市场有其历史形成的深层次结构问题,以至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市场自身的调整能力和风险的控制能力都相对脆弱。 谢庚表示,现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更应该看到市场存在的机遇。中国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 第一,从国际范围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正从封闭走向开放,国际投资者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也必须应对这种局面,要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中国本土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竞争力。第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加快,使得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环境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第三,从金融体系角度来说,直接融资比重从历史最高的12%已下降到近两年的3%多一点。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向银行转移。在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平衡进程中,把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规律和指导思想,这是史无前例的。第四,从资本市场自身来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现在是一个不完善的、功能缺失的“瘸腿”市场,缺乏很多市场所需的衍生产品。这样的市场功能和风险控制能力是不能够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第五,从优化企业微观结构角度来说,企业本来应该能够根据自己企业的经营特点,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方式中做出自主的选择,从而优化微观融资结构。而资本市场自身的不发展,使得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第六,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居民金融资产的增加,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些资金都有保值、增值、投资的需求。 谢庚表示,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最根本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