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第九届资本市场论坛 > 正文
 

中国资本论坛:揪心中国资本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07:41 四川金融投资报

  2005年1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主办的第九届(2005年)中国资本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魏加宁、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等国内众多知名学者汇聚一堂。虽然本次论坛主题为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但不少专家学者还是对金融体系下的资本市场的现状表示出极大的焦虑,提出了真知灼见。

  李青原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定义公众投资者理论偏差将付出巨大代价

  现在我们的情况就是资本市场严重滞后,“国九条”意见的出台,实际上是对经历了十年发展的资本市场发展在体制上脱胎换骨的一个思路性的指导。要把它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是我们的战略决策。放在这个高度来认识,对以前的一些与之相悖的思路进行清理。资本市场要协调发展,要协调三部分人的利益和风险的均衡。第一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创造者———上市公司;第二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发现者———证券公司;第三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实现的支持者———投资人。“国九条”出台之后,投资者是非常有希望的,从1300点涨到1700多点。然后市场二度低迷,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个人的看法是“国九条”是一个思路性、纲领性、开放性的文件,它是一个指导,而落实的前提是要对这一系列的重要任务作出顺序的排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到目前为止,市场的反应说明我们在这方面是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我一向的观点是仍然要坚持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国九条”讲要特别注重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这个公众投资者指的是谁,指的是已有的7000万个账户代表的投资者,还是指理论上13亿人?我认为是前者。因为这部分人支持了我们迄今为止上市公司的上市改制所应该支付的成本,承担了风险,因此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首先应该保护他们的利益。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市场是全国人民的资本市场,可以用某些方式让13亿人来参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这是错误的,这样做,首先在理论上有误差,第二就是在现实中会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或者社会成本。

  曹凤歧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融资成为唯一功能圈钱思路大错特错

  必须把股市的投资功能放在首位,把股市融资功能当成最重要、最根本甚至唯一的功能是大错特错,如果以这种思路来发展股市,股市就会变成一个圈钱的市场。中国股市走到今天,就是因为这个市场不是一个真正的投资市场,或者说股市已经几乎丧失了投资价值的市场。在长期得不到投资回报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同样是一个投机者,而且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大投机者。过去是大户做庄,现在是机构投资者做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稳定市场?有人说,市场并不缺乏资金,老百姓有十几万亿的储蓄存款和基金,我们允许社保基金入市,银行资金间接入市,还有QFII。然而,由于中国的股市现在缺乏投资功能,股市成了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逃出来,当然不是胜利大逃亡,而是失败大逃亡,外面的人又想进去却无法进去,不敢进去和不能进去。投资者的回报除了资本利得收益以外,还应该得到内部回报。这些年来,投资者很少得到内部收益,因此,投资者只能去炒股票,赚差价,不过是越炒越亏,如果市场能够给投资者的合理回报高于银行的一年期存款,比如有盈利公司能够给投资者5%的回报,那么投资者不会去炒股票。

  华生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解决股权分置

  政策制定者要担主要责任

  我觉得中国股市的问题症结就是一个,表现形式不一样。1997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中国股市的最大国情最主要的问题是股权分裂。当时的股权分裂造成了股价的牛市难以压抑,13道金牌12道金牌压不下牛市,戳穿了股权分裂背后包含的产权分裂之后就迎来一个熊市,虽然表现阶段不同但是本质都是相同的,因为应对政策不对,所以造成它沿着这样一个趋势走。根据现在中国2005年政治、经济、金融以及股市本身的形势,有可能要出现一个大的变革,会打断这样一个周期,迎来一个大的发展。

  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年,2005年再不解决的话,困难越来越大,解决的价值越来越小。2005年解决,政策的制定者承担主要责任,但是理论界也是有责任的,解决股权分置认识到这个问题是一个方面,但是拿出一个正确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在考验理论者的智慧。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是不是我们现在要考虑跳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讨价还价的思维定势来探讨方案,我觉得这是理论界自己能做的事情。

  贺强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不改变圈钱有功投资有罪

  2005将成基金灭亡年

  我有一个希望,希望股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尽快地改变融资有功、投资有罪的这种状况,2001年股市的暴跌灭了散户,2002年股市灭了大户,2003年灭了券商,2004年、2005年灭了基金。

  我一直不认为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股权分置也好,国有股减持也好,其实都是一个层面的问题,这个政策要推出的话,实际上就等于是证券市场大量的股票供给,必然打破现有的股市供求关系,再好的方案也会导致股市暴跌。必须得同时采取两手政策,在解决股

  权分置、股票扩容同时提高投资者信心,要提供股市合理、合法的融资渠道,这样才能有可能顺利地减持国有股。

  我认为在宏观调控的时候,特别是动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资本市场。我认为现在的货币政策从来不考虑资本市场,货币政策的制定不依据资本市场的状况,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以资本市场为目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只能是如此的现状。

  贯彻“国九条”不能从自己部门的利益出发,C股的本质是什么,C股的推出是使股权分置变为了市场分置,投资者分置,资金分置,它会严重影响我们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使股权问题更加复杂化。

  韩志国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

  C股对A股是致命威胁

  市场环境全面恶化

  2004年中国股市的成功是“国九条”;2004年中国股市的败笔和失败也是“国九条”。由于在落实“国九条”上的失误,由沸点到冰点,由希望到失望。非流通股由场内走到场外意味着什么?现在看看非流通股还有没有,中国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就没有非流通股。为什么?现在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区别只有三点:撮合方式,买卖数量,限制时间,其它都是一样的,所以C股市场是一个准A股市场。大家知道,一个市场有两种股票,肯定是劣币驱逐良币,所以C股市场从场内转到场外对A股市场是致命的威胁。

  现在中国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市场环境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全面恶化,市场矛盾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日益矛盾,市场规则不但没有明晰反而更加混乱。根源在哪里?如果说股权分置全流通是根本的话,当务之急是什么?管理层出现了决策智慧危机,中国股市出现了中枢神经紊乱。

  中国股市现在决策上有一个最大的隐患:积极稳妥,用稳妥来掩盖积极。资金哪儿来?一定要做到一个让资金不请自来,在现在这种制度下,资金是跑的机制,是釜底抽薪的机制。中国股市能不能走好取决于能不能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这种改造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换手、换脚、换脑,最关键的是要换脑。

  施光耀湘财证券战略创新委员会主席

  利益主体愈发多元

  资本市场急需“公”字

  从2004年的情况来看,起码给我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挑战。第一个挑战,从2004年两个空前的反差来看,我们在渐进式改革成本的消化能力上暴露出是有欠缺的,不管是有关证券法规的建立,制度的建设,监管的模式乃至证券机构的运营方式,包括投资者理念、操作手法,我觉得都跟证券改革有关系。第二个挑战就是面临非常时期的时候,我们的应变能力也是面临了挑战。第三,当我们的利益主体越来越多元,我们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的驾驭能力面临了挑战。现在市场主体不再是我们国内的,有了国外的,不再是个人机构,各种性质的资金都有了,那么各种力量的声音都在用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声音影响这个市场,我们怎么驾驭?

  我们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上来认识市场的作用,要用政治的手段来解决市场面临的问题,要用政治的思维来治理这个市场,要用政治的智慧。一句话;中国资本市场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今天我们急需政治家。 文可整理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