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抢摊风云再起 美林和华安证券谋合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08:1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2004年的最后两天,国际知名投行美林与国内券商华安进行合资谈判的消息不胫而走。有消息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升温的表现:中国在2001年开放了金融服务市场,预计到2010年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 华安:寻求国际化
记者随即致电华安证券,该公司负责接待媒体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华安的发展战略里,国际化是其中之一,我们和外资谈判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现在还在谈。” 美林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仲何先生则没有否认消息的真实性。但他表示,目前还在就具体问题进行磋商,无法预计何时完成和未来结果。他表示:“合资公司的组建将在世贸规则的框架下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也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美林:华安比较干净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双方还未将相关资料报送中国证监会,但他认为,事情的推进速度应该会很快。 “美林选择华安很好理解,华安比较干净”,受访业内人士评论。 公开资料显示,华安证券是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17.05亿人民币,注册地在合肥,2003年净资产18亿元。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资料,2003年,在参加排名的122家证券公司中,华安的净资产、净资本、利润总额和人均利润等四项指标分别排名第20位、第14位、第8位和第7位。另外,华安没有涉足其他风险投资领域。 “MGM”本土竞争加剧 有分析认为,美林进入中国意义重大。 十多年来,美资投行巨头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林在争取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提供各种境外投行服务已经形成“MGM”(三公司英文名的首字组合)格局。如果美林华安合资成功,“MGM”之争显然将延伸到中国本土市场的业务竞争中。 先行一步的摩根士丹利在1995年与中国建(行情 论坛)设银行合资成立了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简称“中金”),目前中金公司在高端市场业务中独占鳌头。高盛在2004年12月2日获准与新成立的本土证券公司高华证券成立“高盛高华”,因安排了巧妙的贷款和股权协议,高盛成为该合资公司的实际控制者。现在,美林加入中国本土市场,中高端市场竞争的严酷和生存的难度可以想见。 有消息说,2003年在中国市场异军突起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德意志银行也有意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此前,规模不大的里昂证券和BNP百富勤已经分别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华欧和长江百富勤,但其表现并未引起国内第一梯队券商的重视。 (据中国经营报 岳冰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