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证券投资补偿基金 > 正文
 

600亿投资者补偿基金呼之欲出 30家券商将出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 09:20 第一财经日报

  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11月初的深圳之行后,海外媒体曾广泛报道中央财政将拨付600亿资金解决目前券商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证登”)的欠库和透支的风险问题,但传闻一直未得到官方正式回应。

  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前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他并未听说有这样一个600亿资金,财政部也没到帐200亿资金。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财政部将出面向央行再贷款600亿资金用于券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并称资金已经到帐200亿。

  不过,据权威人士透露,传闻中600亿资金是目前证监会、人民银行和国家财政部正在酝酿中的“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虽然目前对该基金的规模还没一个肯定的数字,但600亿也并非空穴来风。

  据悉,对上述基金,将由证监会牵头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据透露,基金的注册资本可能上100亿,由财政部拨付,主要来源于此前由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收取的新股发行申购资金节假日冻结期的利差资金。(目前在财政部专有帐户下,该部分资金规模已近百亿)。

  而传闻中的央行再贷款则将由该基金管理机构出面向央行申请,目前再贷款数额目前仍不确定。此外,证券公司上缴的会员费也将是未来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据悉,有关“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已形成初稿,央行、证监会与财政部已进行多次讨论,但目前在一些关键问题比如财政的出资额度等问题上仍有较大分歧。近日,三方还将就《暂行办法》进行进一步讨论,以期最终定稿,最终办法还需报国务院批准。

  《暂行办法》将对基金的资金来源、用途、托管、申报程序及监管办法等具体细节作出专门规定。

  对于此前传闻中的600亿资金将用于弥补券商在“中证登”的欠库和透支。中证登有关负责人透露,能够到中证登帐户上的资金估计只有200亿左右。

  600亿再造监管体系还有待观察

  设立投资补偿基金最初讨论始于今年年初,监管部门在处置“问题券商”鞍山证券、新华证券、南方证券时,为防止投资者挤提保证金,央行不得不直接拿出15亿、14.5亿和80亿再贷款用于弥补客户保证金缺口,而今年央行及中央财经为爆出问题的闽发证券汉唐证券以及德隆的三家证券机构买单的成本可能更高。面对这些已关闭、撤消或行政接管的证券公司,央行再贷款获得偿还的可能性极小,最终损失仍将由国家承担。

  而一旦这些个案成为行业的普遍行为时,央行和财政部不得不考虑券商退出市场的成本。显然,国家财政不可能承担无限风险,而投资者补偿基金的成立,一方面可以锁定券商退出成本;另一方面也为监管部门果断关闭破产证券公司提供依据,使监管部门在处理问题券商时不再“投鼠忌器”。

  据悉,证监会正在制定中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用于依法设立的券商破产、关闭或撤消时,赔偿其客户资产因证券公司非法动用所遭受的损失,如投资者证券保证金损失,及国务院批准其他用途。”

  该条例还明确, “基金资金来源于证券公司交纳的会员费用;捐赠资金;依法募集的其他资金。”而依法募集的资金则包括财政拨款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

  针对券商的大面积问题集中爆发,上半年证监会机构部一分为二成立“机构风险处置办公室”(下称“风险办”)专门负责“问题证券公司”的处置,原机构部副主任陈共炎担任负责人,三年前从机构部远赴广东的广东证监局副局长姚峰重回证监会,担任风险办副主任。目前“风险办”下设三个处,编制15人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人姚峰以较强的业务能力在会里口碑甚好,在广东任职期间姚曾撰文直言证监会“长期以来,在证券市场发展的问题上,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常常被市场推着走。包括从证券监管机关的设立、证券法规的实施、证券危机的处理等等,都落后于市场。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根本的,就是我们在证券市场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缺乏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纲要。”可以说,姚峰履新“风险办”也算水到渠成。

  有消息称,即将成立的“投资者补偿基金”管理机构很可能以“风险办”为主体设立。

  不过,证监会内部对此也多有诘责,相当一部分人士认为,在证监会各部门权力下放逐步市场化的同时,只有机构部的权力在逐步上收,机构扩编。从券商资格准入,到证券公司的内控机制,甚至一些问题券商的逐笔资金流向都需要机构部点头。而另一方面,证券公司落败至今日,却无人追究监管失察的责任。

  证监会一位官员称,“基金”最终以何种形式为券商买单现在还不清晰,但600亿能否完成券商监管体系的再造还有待观察。这位官员说,由于管理层已明确为客户保证金兜底,目前已有券商将委托理财的窟窿通过隐密手段转移为客户保证金漏洞,“最后,600亿很可能根本打不住。”

  30家券商面临出局

  无论是此前传闻中的23家高风险券商名单,还是随后的63家风险券商名单。毫无疑问的是券商的炼狱时代已真正来临。

  一家在业内享有较好口碑的中型券商在当前的困境下提出两大战略,想籍此躲过此劫。“一是要匍匐前进,以免被乱枪扫中,二是潜入水底。”该中型券商的负责人形象描述,“目前大部份券商都已步入深水区,多数券商水已淹到脖子根,我们要做的是潜入水底,憋足气,直到退水一刻。”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由于证券机构或多或少都存在挪用客户保证金、委托理财和国债回购的问题,监管部门在处理问题券商时很可能“处理一家,传染一片”。

  他解释说,由于通常情况下,投资机构往往会选择几家券商理财,如果其中一家券商被托管,则投资机构可能会迅速撤回在其它券商处的委托资金,由此直接影响券商的资金流动性,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可以说,每一家券商的退出都将牵家数家券商的敏感神经。”

  尽管很难说清目前券商的资金窟窿究竟有多大,但据透露,9月份券商的自查让监管部门基本掌握了券商的大体情况。

  中国证券业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尽管券商面临整个行业的问题,但作为监管部门还是应该力保中间大头,据他透露,管理层对退出券商的数目基本持30家左右的态度,而对一些资质尚好的10家左右券商将放开手脚,让他们从事一些创新业务。

  全新“券商监管体系”呼之欲出

  业界评价,“投资者补偿基金”类似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锁定关闭、破产证券公司的社会风险及成本,“基金”的设立,为下一步监管部门按市场化的方式关闭、破产证券公司创造了条件。随着投资者补偿基金的建立,令市场所恐慌的“保证金有限赔付”也正逐步成为现实。

  1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和证监会发布《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明确在存款保险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建立前所形成的个人储蓄存款和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国家将全额收购;而对2004年9月30日前形成的其它个人债权,本金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全额收购,超过10万元的,超过部分九折收购。

  一位参与该办法制定的人士称,最初方案对超过100万的个人债权是以五折收购,证监会出于市场稳定考虑力挺9折收购。由于意见也明确这是在存款保险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建立之前的一个“过渡方案”,随着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的建立,可以预见今后对证券保证金国家很可能将不再全额赔付。

  对此,巴曙松警告说,在证券公司没有建立相应分类管理及预警机制之前,如果“基金”对被清算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不再全额赔偿,而是限额或按比例赔偿,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不公平的。因为,目前投资者很难判别一家证券公司的优劣。

  2002年底,尚福林自执掌证监会以来在股市的节节挫败中备受“无为而治”的市场诘责,而在其“无为而治”的背后,2003年以来,证监会提高IPO门槛、推行保荐人制度、改革发审委、修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行IPO“询价制”……几乎“重塑”了十多年以来的上市体系。之后,证监会一边推出证券公司创新试点,建立以资本充足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一边打造券商的退出通道。双管齐下之下,一个全新 “券商监管体系”几乎已呼之欲出。

  相关报道:

  财政部央行证监会联手 600亿整体解决券商原罪

  谢平称尽快建立投资者补偿基金 保护投资者利益

  证监会力推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 财政部央行认同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