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证券市场全面启动保荐制 > 正文
 

一成保荐人换了东家 转会流行出双入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 09:46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闻涛

  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的最新的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名单显示,已有53名保荐人更换了保荐机构,占保荐人总数的比例接近一成。据统计,共有48家保荐机构的保荐代表人数量发生变化,占保荐机构总数的比例为68%,其中人数增加的保荐机构有23家,人数减少的有25家,共有5家保荐机构的保荐人出现双向流动。

  转会流行出双入对

  在保荐人流入的保荐机构当中,流入数量最多的是华西证券,共有8人,分别是来自国信证券4人、大通证券2人、方正证券1人和万联证券1人。其他人数增加较多的券商还有华龙证券、国盛证券、中关村证券和中银国际证券,增加人数都在三人以上。从人员流入的券商名单可以看出,积极吸纳保荐人的大部分是中小券商。保荐人流出数量达到4人的券商共有4家,分别是长城证券、大通证券、国信证券和天同证券,其中大通证券的保荐数量目前只剩下3人。

  通过分析保荐人的具体流向,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保荐人的流动多喜欢结伴而行。比如大通证券流出的4名保荐人,有两人到了华西证券,另外两人到了东莞证券;河北证券有三名保荐人流出,其中两人到了山西证券;天同证券的4人也分成了两组,分别到了国盛证券和航空证券;华夏证券流出的三人全部到了华龙证券。

  业内人士分析,保荐人结伴转会是出于合作签字的考虑。保荐人转会多是奔着新东家的项目去的,如果单独行动的话,很难找到合作签字的伙伴。而保荐机构方面也希望能够成对地挖人,不用重新给新人寻找合作伙伴。

  难以出现大幅流动 

  首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名单公布之后,证监会明确表示不会限制保荐人的正常流动。然而经过半年时间,完成转会的保荐代表人仍然不到一成,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这个数量不算很多。虽然有超过60%的券商出现保荐人变动,但目前大多数的保荐人仍然集中在大券商的手中,部分小券商本来希望通过吸纳保荐人来扩张投行版图,现在看来它们短时间内还难以撼动大券商的市场地位。

  据了解,保荐人的流动现在面临着几重困难。一是原属券商的阻拦,首批保荐人考试公布成绩之后,有券商就与考试通过人员签订了包含高额违约条款的劳动合同,事实证明,新的劳动合同对于留住保荐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券商向记者表示,在吸纳保荐人时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保荐人与所属券商的劳动合同,高额的违约金往往使其望而却步。二是自身项目储备的匮乏,目前投行业内的通道空置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无法给保荐人提供签字的机会,券商很难招到人,毕竟保荐人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资格。三是通道的存在限制了券商大幅度扩充保荐人队伍的积极性,在通道取消之前,受自身通道数量限制的小券商也不想大幅度的扩张自己的规模。另外也有券商打算在二次保荐人考试之后开始招人行动,到时保荐人的稀缺程度下降,不但招人的成本降低,难度也会减小。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