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操盘必读 11月2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08:29 光大证券

  一、上市公司治理

  国际金融报《证监会将出台多项措施改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11月1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第三届大中华区投资者关系年会’上透露,中国证监会将出台多项措施推进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的改善。这些措施分别是中国证监会拟建立股东大会网上投票和征集投票权制度,并将出台有关规定细则;研究制定选举上市公司董事、监事过程中累
积投票制度的实施办法;下一步将出台有关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制订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办法;证监会将对定期报告编制规则不断加以修改、完善;构筑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推出公司治理指数。”

  简评:上市公司治理,归根到底是引导上市公司大股东,将“尊重股东利益、追求股东利益”作为行为楷模,以及严刑峻法制约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官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上市公司的行径。只有杜绝蛀虫、骗子、大盗,只有有了为股东谋利益的管理精英,这个股市才有兴旺发达的基础。

  二、供求关系/资金供应

  1、全景网《券商发债实施细则出台》“证券公司正式发行短期融资券为期不远。昨日是《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实施的第一天,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出通知,就券商短期融资券的交易规则和信息披露操作办法征求市场成员意见。”“短期融资券的交易品种包括现券买卖、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三种,短期融资券交易的最长期限为91天,参与者可在此区间内自由选择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期限,不得展期;短期融资券采用询价为主、点击成交为辅的交易方式;短期融资券发行人应通过交易中心提供的信息系统向市场披露信息。”

  2、华西都市报《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尚需时日 各家主体准备就绪相关规则有待细化》“由于目前还有几个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相关的规定有待颁布。据推测,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无法在1个月内完成进入股市的所有手续。这就表明,首批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尚需时日。”“该《办法》中的要求有些不是能够在短期内完成的,比如要设立独立席位,要有托管银行等等。另外,有些细则还未公布,如独立席位管理办法等要另行规定。”“最重要的投资股票的具体比例和单一投资比例及相关问题暂时还没有明确规定,尚待出台的还有保险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办法。初步估计,总计还有五六个与直接入市相关的规定有待颁布。”

  3、上证报《保险资金加快入市步伐 华泰、中国再保险获准筹建资产管理公司》“随着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保险公司加快了筹建资产管理公司的步伐。日前,华泰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拿到了保监会同意其筹建资产管理公司的批文新华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也上报了筹建申请。”

  简评:综合看,保险资金大规模入市,尚待时日。对于短期走势而言,眼前消化加息压力是主要的。此外,保险资金大规模入市,是否羊入虎口、导致上市公司的圈钱者有了更多鱼肉的对象、导致内幕交易者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猎杀”,是监管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三、利率动态/财政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报《下次加息何时来》“此次加息后,管理层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加息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如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以及CPI数据等,然后才会确定下一步的政策取向。从理论上讲,这种观察期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盲目投资引起的经济过热状况依然不能被此次加息所有效控制,那么加息的令旗就随时会再次落下。”

  简评:如果明年一二季度还有加息,则市场难免还有“步步下楼梯”的痛苦过程。

  四、国债市场

  新华社《中国上调2004年凭证式(六期)国债利率》“中国财政部1日发布公告宣布,中国人民银行10月29日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后,财政部决定上调2004年凭证式(六期)国债(以下简称“本期国债”)的票面利率,以及提前兑取的本期国债分档利率。公告说,2004年10月29日(含当日)后购买的本期国债,其持有到期票面利率3年期上调至3.37%,5年期上调至3.81%;此前购买的本期国债,其持有到期票面利率仍按原规定执行,即3年期2.65%,5年期3.00%。”“3年期和5年期凭证式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0.63%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0.72%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1.44%计息;5年期凭证式国债持有时间满3年不满4年按2.61%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2.70%计息。”

  简评:浮息债和定息债,投资价值不同。浮息债的升息,有助于分流股市的资金。定息债则随着加息而降低投资价值。(光大证券南京 叶剑ye_sword@sina.com)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