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资产公司集体转身 未来有望变身超级券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 14:58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石海平 汪华峰 与券商一片沉寂形成鲜明对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近来显得颇为活跃。 先是早些时候华融、信达分别接下四家将被央行清盘的证券公司(德恒、恒信、中富、汉唐),随后东方也拿到闽发证券托管权,不甘寂寞的长城更在上周抛出一次性“清仓”
在金融改革如火如荼、金融市场处于巨变前夜的时刻,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动作频频,意味深长。分析人士认为,此前甘于四大行附属地位、谨守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职责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谋求在未来中国金融格局里的新角色。 德隆难题 记者近日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华融可能会自己收购手上托管的德隆系所属某一家或者全部证券公司,从而取得全面进入证券市场的“通行证”——证券公司全套业务牌照。 据参与托管工作的华融人士介绍,目前,华融正在对德隆系三家证券公司德恒、中富、恒信进行重组,如果成功,上述券商从此将归在华融名下,并不需要进行债务重组;如果不成功,华融将按照《有关部门明确对违规金融机构个人债权收购原则》的相关规定,对前述券商进行债务清偿。“截至目前,重组进展顺利,”上述人士表示。 据熟悉内情的某研究所老总向记者透露,华融处置德隆系金融资产有三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动用自有资产进行收购。这要视该金融资产的债务登记情况而定,如果负债情况不是太严重,在华融可接受范围之内的话,华融将收购该资产,从而获得稀缺的相关金融执业牌照、宝贵的客户资源和专业化人才。 第二种思路是偿还一部分债务,然后卖给其他公司。近期,国务院就违规金融机构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的收购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对华融处置德隆系金融资产提供了最好的政策依据。 第三种思路是直接让这些金融机构“关停并转”。如果德隆系该金融资产的债务量太大,按照前两种思路处置后没有好转希望,就让该金融资产该破产的破产,该清算的清算。 虽然上述华融人士并没有向记者透露德隆系下属三家证券公司债务摸底的具体情况,但他表示,目前华融对德恒证券的重组进展“很顺利”,并证实如果成功,至少德恒证券将并入华融公司名下。 华融意图 德隆曾经向华融提供一份金融机构清单,包括12家金融机构——昆明商业银行、南昌商业银行、株洲商业银行、长沙商业银行等4家银行类机构和德恒证券、中富证券、恒信证券、金新信托、伊斯兰国际信托、南京大江国际信托、新疆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新世纪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上述研究所老总表示,在这12家金融机构当中,华融对收购证券公司情有独钟。 资产管理公司意欲进入证券市场,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此前华融也经营过了不少证券业务。2000年9月,中国证监会向华融颁发“经营股票承销业务资格证书”,授予华融特别主承销商资格,华融可在资产管理范围内开展推荐企业上市和股票、债券承销业务。此后,华融先后担任了太行水泥(资讯 行情 论坛)(600553)、长力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507)等股票发行的主承销商。但要实现投行梦想,华融还缺一张自营牌照。 “这次华融托管处置德隆系金融资产,是获得进入证券市场全套业务通行证的最好时机。”该人士分析。 超级券商隐现? 不只是华融在图谋转身。 10月初,市场传闻信达欲注资华夏证券,虽然消息没有得到有关方面证实,但信达控股宏源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37.28%股权,已经具备了初步开展所有券商业务的能力。上周,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将剩余1500多亿元不良资产整体打包,向国内外投资者一次性转让出售,加速清理包袱,重新上路的心态尽显。 资产公司此时纷纷挺进证券市场,背后蕴涵着强大的力量。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审核委员会黄志凌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资产管理公司正在从单一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业务向综合业务转变。在他看来,这种转变主要有三种力量在推动,即市场、政府、自身。 自1999年成立我国第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来,资产管理公司对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2004年6月底,4家资产管理公司现有未处置债权和未退出股权资产总额约12000亿元。不良资产的减少和集中,迫使资产公司开始寻找其他的盈利途径。 而券商等其他金融机构不断出现危机,政府买单已经备受诟病并渐渐不堪重负,政府不得不考虑让资产管理公司接盘,用市场化方式解决。于是,从“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一个轮子变成“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与“证券业务”两个轮子走路,成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必然选择。 至于未来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哪部分业务会成为主流,“资产公司不是现在开始才进入证券业务,以前就有,比如承销,”黄志凌说,“未来发展取决于市场需求、资产公司自身定位以及人才技术储备。”黄还表示,如果资产公司转变过程中定位不准,不排除将来可能会在资产公司之间进行合并重组的可能—— 一切已经交给市场。 黄没有正面回答记者关于监管层对资产管理公司未来走向有何考虑的提问,但他表示,现在四大正在积极推进的自我市场化运动,即是监管层认同的发展思路。在落实“国九条”、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的呼声压倒一切的此刻,四大的动向耐人寻味。券商仍在历史问题中泥足深陷、股市改革任重道远的现实下,四大资产管理坐拥四大行大量优质客户、没有历史包袱,在特殊市场形势下更能有效执行监管层意志,作为券商新兴力量的条件已经具备。 借力天时、地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将变身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超级券商?市场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