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鲍勃-戴维斯:20国集团峰会将热议财政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2日 17:04  新浪财经

  导读:《华尔街日报》作家鲍勃-戴维斯(BOB DAVIS)和马库斯-沃克(MARCUS WALKER)6月22日发表评论文章,针对即将在加拿大多伦多20国集团(G20)会议上热烈讨论的话题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列举了一些主要经济体的财政与经济形势以及决策者的态度。以下为文章摘译:

  美国计划在周末于多伦多举行的G20峰会上大力敦促经济合作伙伴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尚未稳定之时谨慎展开财政紧缩计划。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表达了对脆弱的全球经济会如上世纪30年代胡佛总统执政时期一样再次陷入衰退的担忧,并计划在本次G20峰会上敦促其它国家继续维持一定水平的经济刺激支出,以保护来之不易的经济增长。但当前,许多国家的决策者已开始接受新一轮的财政紧缩计划。

  由于有了希腊的前车之鉴,欧洲领导人对待支出的态度更加谨慎。中国官员也担心持续的经济刺激会产生不可持续的资产泡沫。上周六,中国政府宣布将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据经济学家估计,中国政府此举的原因之一便是通过降低进口成本抵抗通货膨胀。

  中国有关货币政策的表态将使G20峰会的焦点转移到财政政策上。财政政策将与德国和日本疲弱的国内需求及大量的贸易盈余一起成为多伦多峰会的主要议题。

  加拿大东道主的身份将会使其在本次G20峰会中的份量更重。加拿大政府同样迫切希望削减赤字,主张各国至2013年时将赤字水平降低一半。加拿大财长吉姆-费海提(Jim Flaherty)表示他将会奋力争取在多伦多峰会上明确具体的债务和赤字削减目标。

  日本已显现了趋向紧缩政策的迹象。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承载的巨额债务减弱了国家走出经济低谷的能力。新上任的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计划在未来几年将销售税由当前的5%增加一倍并将明年的预算控制在与今年相当的水平。

  奥巴马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描述称,尽管各成员国领导人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但20国集团中的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拥有大致相同的行事方式,即希望适度减少政府开支,竭力使市场和选民们相信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三至五年间将赤字水平降下来。

  政府开支对刚刚经历严重衰退后正在走向复苏的全球经济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本周末计划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便是究竟什么因素会对发展经济、促进需求和减少债务造成最大的威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顾问、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Kenneth Rogoff)分析称:“本周即将讨论的最首要问题将是财政刺激应于何时结束。美国现在处在支持通过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阵营中,而其它国家则已对此表示担忧,正在考虑采取财政紧缩政策。”

  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政府支出规模缩减过快,市场需求将会下降,并会进一步破坏来之不易的经济增长甚至可能会促成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他们曾将这种潜在的危险称之为“胡佛时刻”,因为上世纪30年代,正是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和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过早地收紧财政而延长了大萧条。

  在欧洲,有关主权债务违约拖欠的担忧与日俱增。在英国,是否继续通过高水平的政府支出来维持经济复苏成为了5月大选时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结果,主张当前即削减支出的一派获得了胜利,新的保守党领导的政府预计将于本周二推出一个削减支出、增加税收的多年期综合方案。

  但美国方面并非呼吁增加支出,而是主张各国的紧缩举措不应过快或幅度过大。

  自2009年4月伦敦G20峰会以来,美国就一直在敦促各国重视经济刺激,而德国、法国和其它欧洲国家则主张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金融监管改革上。在曾经的这场战斗中,美国获得了胜利。为抵抗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G20作为一个整体2009年和2010年财政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了至少2%。

  当前,刺激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更加微妙,即额外面临着政治困难。上周,美国参议院民主党没能获得足够多的选票通过延长失业津贴发放、营业税减免以及向州政府和公立学校教师提供援助的计划。

  欧洲政府正在以不同的速度调整财政政策。德国、法国等强大的经济体正在慢慢开始削减支出,而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却在承受财政紧缩带来的痛苦。

  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几乎不需要参与到财政政策争论之中来。中国耗资巨大的2009年经济刺激计划成本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家控制的银行部门而非政府债务。中国已开始利用银行杆杠来限制经济增长,今年新的借贷水平相比去年已下降了30%。

  此外,巴西也正在寻找一个途径来应对其过热的经济。巴西大选计划于今年10月举行,通常政府开支在选举前期都会有所增长。(李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