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神巴菲特评价评级机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4日 01:21  第一财经日报

  严婷

  6月2日,位于曼哈顿西13街55号的纽约“新学校大学”(New School)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和一场全球瞩目的听证会。

  为了配合股神巴菲特的时间表,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特意将听证会安排在该校,并由校长亲自安排了一间听证室,供当天出席的巴菲特和穆迪公司首席执行官瑞蒙德·麦克丹尼尔及5名穆迪公司主管,就评级行业在此次危机中的角色提供证词。

  此前,曾任穆迪衍生工具部门副总裁的Mark Froeba指控穆迪“放弃自身分析独立性”,他称公司高层曾胁迫雇员,而这些分析员由于不敢得罪投资银行,不得不给出过高评级。包括Froeba在内共有3名穆迪前职员递交听证会证词。

  FCIC是由美国国会成立的跨党派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并须在12月15日前递交调查报告。此前4场听证会已经指向投行、次级债、华尔街监管、金融企业以及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政府支持企业”。

  为穆迪辩护论调不改

  上午11时40分前后,FCIC听证会开始前,巴菲特已经在听证室外接受了几轮电视采访。他在采访中透露,后悔没有在几年前就抛掉穆迪的股票,并表示不相信穆迪雇员会被强迫对证券给予过高评级。

  同时巴菲特还称,“很久都没有与穆迪管理层对话”,并半开玩笑地说,“我甚至都快认不出麦克丹尼尔了。”

  FCIC此次之所以传讯这位79岁高龄的股神,主要原因是他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的大股东。截至今年3月底,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穆迪13%的股权。

  听证会在11时45分开始后,麦克丹尼尔发表陈词说:“我们相信我们给出的评级是我们公司最好的意见。”尽管他承认对这些评级相关的房地产资产质量表示“深深的遗憾”。

  巴菲特并没有任何开场陈述,仅仅打算回答FCIC提出的问题。

  巴菲特此后表示,美国公众对房地产泡沫也应该负有很大责任。“全体美国公众最终在坚信房地产价格不会暴跌的信念中被卷入了这场危机,”他告诉听证会小组,“很少人能看到这一泡沫。”

  因此他认为穆迪不应为此次金融危机或未能预见住房市场泡沫而受到特别指责。他表示:“多数美国人相信房价不会下跌。我同样也犯错。”他承认自己曾经把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称之为“小泡沫”,但现在发现自己错了,“这是一个四星级的泡沫。”

  当被问及他是否认为穆迪公司应该更换管理层时,巴菲特犹豫了一下,表示这并不必要,“在这一事件中,他们犯了一个几乎整个国家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

  显然,巴菲特的论调始终没有变——从5月开始每每在公众场合谈论评级机构,他几乎都是这样辩护的。

  不满费用但在意定价权

  不同的是,据出席该听证会的媒体称,在这次听证会上巴菲特看上去有些“古怪而不高兴”。

  谈到评级费用应该由谁支付时,巴菲特说,由证券发行公司来支付费用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模式,但很难找到替代方案。他指出,从评级行业所犯的错误来看,当然存在弊端,而穆迪、标普等大型评级机构所犯的错误已经大大影响了它们的股价。

  现场,一些毫无新意的辩护还是出现了戏剧性的细节:当麦克丹尼尔指出评级机构的费用“并不算贵”之后,巴菲特当即提出反对意见,“我倒是没发现他谈到的‘不算贵’的费用。”

  不少人感到巴菲特作出这一反应有些“古怪”。但如果考虑到巴菲特的双重身份——不仅是穆迪的大股东,也得为伯克希尔公司向穆迪购买评级而付费时,就不难理解巴菲特对“不算贵”的费用为何如此敏感。

  然而巴菲特又表示,在评级机构之间引入更多的竞争并不能保证取得更好的结果,因为机构之间或许会因为在价格上竞争而进一步放松评级标准,“我不确定评级机构会因此在得出结论时更加独立”。

  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对评级机构的“定价权”非常在意,因为增加评级行业的竞争也会一定程度上削弱目前几家垄断机构的定价能力,而这将直接影响到它们的盈利能力。作为大股东的巴菲特自然不希望自己利益受损。

  当一位听证会委员问到,为什么他不对穆迪的评级质量进行审核,巴菲特表示,他无法跟踪数以千计的评级结果,但他倒是追踪了一项评级,并且表示这一评级“有改善空间”,“因为穆迪对伯克希尔公司的评级比标普给予的要低一个级距”。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