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彼得·席夫:美国经济复苏只是假象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事实上,美国经济并没有在复苏,反而更糟糕了。”昨日在沪出席“2010沃特金融峰会”时,欧元太平洋资本投资公司总裁、《美元大崩溃》作者彼得·席夫(Peter Schiff)如是说。

  因在这轮全球危机前发出预警而广受赞誉的席夫表示,从数据上看,大多数人似乎都认同现在美国经济正在出现衰退后的复苏,很多专家也都指出,情况在变得更好。

  但在席夫看来,GDP等数据不过是虚幻的表象。GDP上升是因为美国政府花了太多的钱,美国的消费者也花了太多的钱,但是钱是哪里来的?是借来的,从中国等其他国家借的。

  不仅如此,席夫甚至认为,美国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尽管他也无法确定何时会发生。因为政府的政策使得美国经济本身很脆弱。“钱都是借的,而债都是要还的。”席夫说,他注意到,实际上美国一些大银行已经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当利率上升的时候这些问题会集中暴露。

  针对格林斯潘否认美联储的政策引发美国楼市危机,席夫作出正面回击。他认为,如果当年不是因为美国的低利率持续太长时间,美国人不可能那么大规模地按揭贷款去买房。现在来否认是美联储的低息政策导致楼市泡沫,这种行为“本身就非常可笑”。

  “布什先生今天说,华尔街好像喝醉了,没错,整个国家都喝醉了。但其实这些酒是美联储提供给他们的,因为都喝醉了,所以他们变得非常愚蠢,他们的行为变得非常不负责任。”席夫说。

  在席夫看来,经济的不平衡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而这些状况其实仍在恶化,这都要“归功于”美国政府的刺激方案和美联储“干的好事”。

  对于美国政府一再刺激经济的做法,席夫也表示质疑。他认为,如果在这轮危机前的2001或2002年,当局采取一些措施干预房地产市场过热,局势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即便这些措施导致经济很快陷入衰退,但也许局面不会像今天这么糟糕。

  “如果当时我们就当机立断,让一些表现不好的汽车公司或者一些银行破产的话,我相信情况就不会是今天这样的了。”席夫说,但是很遗憾,当时布什政府接连采取了多次经济刺激,结果造成了如今的局面,而现在奥巴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得不再次动用新的经济刺激政策。

  席夫对于当前美国依靠外债消费的模式表示了极大担忧,他甚至将美国政府眼下“借新债还旧债”的做法与麦道夫的手法相提并论。

  “美国政府和老百姓所犯的错误实际上是一样的。现在我们的政府还可以应付国债的利息支付,因为短期利率还非常低,但如果利率大幅上升了怎么办?比如说过几年利率到10%,那个时候我想联邦政府绝对没有办法支付巨额的利息。那个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席夫说,“很多银行要倒闭,很多人要失业,税收要大幅度减少。”

  相比当前备受关注的希腊债务危机,席夫认为,大家可能更应该关心关心美国。希腊不能自己印欧元,所以市场担心其偿还能力;美国则不然,美国政府可以随时开动印钞机。席夫进一步指出,在以前,美国向外国借债,其实是为了支持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则不然,美国的借债已经不是为了搞建设,而是为了支持美国的消费。但这样的模式不可能长期持续。

  席夫表示,现在美元资产都成了“白条”,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换来这些美元,美国人则换来很多的实惠,很多的产品。但是长期来说,这会加剧美国的不平衡,这种情况是不能持续的,就像纳斯达克泡沫、房市泡沫不会永远存在一样,它们会破灭,因为维持成本会越来越高,每年美国都要从外国获得更多的贷款才可以维持这个泡沫。

  “但是总有一天中国不愿意再向美国借款,会有一天这一切都会结束,而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中国和美国带来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应该尽早结束这种不平衡。”

  2007年撰写了畅销书《美元大崩溃》的席夫坦言,他个人看淡美元。“我投资了很多珠宝,另外还有自然资源和农业方面的公司。”席夫说,他表示,对中国依然很看好,因为中国做的正确的选择要比错误的多,所以中国会有很多的机会,现在投资中国会有非常高的回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